-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他人的真实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赞美那些能够洞悉他人心思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善于伪装或欺骗他人的人。
- 例句
- 1. 他是一个非常善于识心的人,几乎可以在别人开口之前就知道他们想要说什么。2. 她的朋友圈里总是有很多人,但她真正能够识心的朋友寥寥无几。
- 基本含义
- 了解他人的内心想法或真实意图。
- 基本解释
(1).知道心意。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出自幽谷,及尔同林。双情交映,遗物识心。”
(2).佛教语。谓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宋书·少帝纪》:“德业冲粹,识心明允。”《坛经·惠能童子问答惠能作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 明 李贽 《答周西岩书》:“或有或无,自是识心分别,妄为有无,非汝佛有有有无也明矣。”
- 延伸学习
- 除了掌握“识心”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洞察力和辨别能力相关的成语,如“洞若观火”、“目光如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能够识心,她总是知道我想要吃什么。2. 初中生:他是一个非常善于识心的老师,总是能够准确地了解我们的困惑和需求。3. 高中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我慢慢地学会了如何识心,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帮助我的朋友们。4. 大学生:在职场中,识心的能力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合作他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识心”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暂无明确记载。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其他成语或词语进行类比,来帮助记忆“识心”这个成语。例如,可以将“识心”与“识人”相对比,理解为“了解他人的内心想法”。此外,可以尝试将这个成语联系到生活中的实际场景,想象自己在观察他人时能够洞悉他们的真实意图。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识”和“心”。
- 详细解释
- 识心指的是能够洞悉他人的心思,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或内心想法。这个成语强调了对他人的深入观察和理解,以及能够准确把握他人的情感和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