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至赜的词语解释
至赜的意思
拼音:zhì zé    注音:ㄓㄧˋ ㄗㄜˊ
基本解释

极其深奥微妙。亦指极深奥微妙的道理。《易·繫辞上》:“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恶也。”《后汉书·崔駰传》:“竫潜思於至賾兮,骋六经之奥府。” 李贤 注:“賾,深也。” 元 耶律楚材 《德新先生惠然见寄佳制二十韵和而谢之》:“著述归至賾,议论探深源。”一说:賾,杂;至賾,指极其复杂的事物。见 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卷五。

基本含义
极其深奥,难以理解的意思。
详细解释
至赜是一个来自于《诗经·秦风·蒹葭》的成语,原文是“蒹葭之齐,凋其叶之落也。斯斯之乐,可以令人不惧死亡。”,其中的“斯斯之乐”即至赜。至赜意味着极为深奥、高深难懂的乐音,可以令人忘却死亡的恐惧。
使用场景
至赜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艺术作品或学问的精深和难以理解的程度。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言辞或思想的深奥和高深。
故事起源
至赜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诗经》。在这首诗中,描述了蒹葭草的凋零与死亡,而斯斯之乐则能让人忘却死亡的恐惧。因此,至赜成为了形容极其深奥的意思。
词语结构
至赜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至”表示极其、非常的意思,第二个字“赜”表示深奥、高深的意思。
例句
1. 这位教授的讲座真是至赜,我几乎听不懂。2. 那本书的内容十分至赜,需要认真琢磨才能理解。3. 这幅画的意境非常至赜,需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领悟其中的深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至赜与“至于走”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走到了极致的地方,意味着达到了一种极其深奥和难以理解的境界。
延伸学习
如果对成语的起源和故事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了解其中的各种成语和典故。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数学题太难了,简直是至赜,我完全不懂。2. 初中生:这本科学书的内容太至赜了,我需要请教老师才能理解。3. 高中生:这篇哲学论文的观点非常至赜,需要有深厚的哲学素养才能领悟。4. 大学生:这位教授的讲座内容非常至赜,我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跟上。5. 成年人:这部电影的情节非常至赜,需要仔细品味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0)
诗文中出现“至赜”的诗词

倪仲权宅城北隅凿池植莲环以翠竹友人乌继善颜其斋曰花香竹影盖取慈湖杨氏之言曰花香竹影无非道妙因赋十韵

幽人嗜清谧,结庐池南濆。

生意浮绿野,波光荡青云。

奇葩既妩媚,修篁亦缤纷。

繁红蔼晨馥,翡翠护夕曛。

物虽一植微,中有至赜存。

形色理固显,索隐邈见闻。

妙契俯仰间,鸢鱼亦翔奔。

乃知动植者,至理同絪缊。

玄功谅谁宰,物物均化醇。

玩此香影妙,嗒然难具论。

(0)

迎春三首·其一

二曜递升降,阴阳互推移。

阴阳各异致,平均乃其归。

君看至赜里,象数无偏奇。

凝寒既已极,冉冉生光晖。

庶形自终始,谁能测其机。

苍天不自言,知天一何希。

(0)

和答刘习之见赠

先天奥学果何传,造化机缄存阖辟。

精微惝恍入神范,天地谓可俄而测。

粤从二画抉秘蕴,乾元庶物因首出。

阳推阴荡六子成,致用坎离为月日。

天人相与妙难诘,斯道岂容秦火息。

九家分派流愈远,纬谶纷纷非所及。

韦编三绝系圣经,微言尚切明作述。

我生苦晚心好古,谩索图书考龟策。

浩如烟海无津涯,自哂蓬心窥至赜

众言淆乱折以理,是非安敢决诸臆。

吉凶前定信可推,人事堪怜空役役。

优游姑乐环中趣,默参经世用皇极。

较量得失心自知,议论无用形于笔。

观君气宇元静定,何虑不优入圣阈。

不鄙谓予可相友,愿凿浑沌以报德。

(0)

德新先生惠然见寄佳制二十韵和而谢之

当年职都水,曾不入其门。

德重文章杰,年高道义尊。

虽闻传国士,恨不识王孙。

韵语如苏武,离骚类屈原。

烟霞供好句,江海入雄吞。

意气轻三杰,才名冠八元。

著述归至赜,议论探深源。

藉藉名虽重,区区席不温。

家贫谒鲁肃,国难避王敦。

北鄙来云内,西边退吐蕃。

勉将严韵继,不得细论文。

远害虽君智,全身亦圣恩。

大才宜应诏,豪气傲司阍。

学识光先哲,风流遗后昆。

莫寻三岛客,好谒万松轩。

六度真光发,三毒妄影奔。

素丝忘染习,古镜去尘昏。

炉上飞寒雪,胸中洗热烦。

到家浑不识,得象固忘言。

心月孤圆处,澄澄泯六根。

乙未闰月上休日,玉泉书。

(0)

紫云观易台为薛吏部题

鸣鹤振远皋,潜龙耀灵渊。

懿彼庐山曲,栖兹高蹈贤。

紫云结兰若,孤峰霭炉烟。

筑台躆幽胜,迎风概中天。

侁侁衾佩集,琐琐圭符捐。

观易研众妙,洗心由浩然。

开轩丹巘入,承宇青霞连。

编韦会至赜,舍瑟成真筌。

虽生姬孔后,已悟羲皇前。

汇征谢嘉遁,道以时屡迁。

垂光虹蜺上,永怀丘壑年。

(0)

资深堂

古人学道怕求深,善学长于浅处寻。

日用至粗存至赜,须知瓦砾是黄金。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