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握手。《三国志·蜀志·赵云传》“ 云 遂随从,为 先主 主骑” 裴松之 注引《赵云别传》:“ 云 以兄丧,辞 瓚 暂归, 先主 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世说新语·方正》“ 宗世林 ……不与之交”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方 《楚国先贤传》:“﹝ 曹操 ﹞乃伺 承 起,往要之,捉手请交。 承 拒而不纳。” 宋 王安石 《送张拱微出都》诗:“捉手共笑语,顾瞻中河舟。”
(2).犹买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 荆 商日夜啼哭,惟恐卖不去,只要有捉手便可成交,价钱甚是将就。”
- 基本含义
- 指亲近、合得来,也可指关系密切、相互支持。
- 详细解释
- 捉手一词源自宋代,最初用来形容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像是捉住对方的手一样。后来,它的含义扩展到形容两个人或团体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彼此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支持和帮助。
- 使用场景
- 捉手常用于形容亲密朋友、伙伴、同事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默契和信任,也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合作和协作的紧密程度。
- 故事起源
- 捉手的故事起源于宋代,当时有两位名叫杨守敬和吴全节的朋友。他们非常亲密,经常一起行动,彼此之间关系十分紧密。有一次,他们一起去山上采药,突然遇到了一只凶猛的野兽。杨守敬不假思索地伸出手来,抓住了吴全节的手,两人紧紧相连,共同抵挡野兽的攻击。最终,他们成功逃脱了危险。从此以后,人们用“捉手”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例句
- 1. 他们两个是捉手的好朋友,从小一起长大。2. 这个团队内部关系紧密,大家都是捉手的伙伴。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捉手”这个动作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两个人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象征着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支持。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表示亲密关系的成语,如“肝胆相照”、“如胶似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是捉手的好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2. 初中生:我们班级同学之间关系很好,大家都是捉手的伙伴。3. 高中生:他们两个是捉手的闺蜜,从小一起读书,一直支持彼此。4. 大学生:我们宿舍的几个人互相帮助,关系很捉手。5. 成年人:我和他是捉手的合作伙伴,一起经营了多年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