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茗饮的词语解释
茗饮的意思
拼音:míng yǐn    注音:ㄇㄧㄥˊ ㄧㄣˇ
基本解释

(1).饮茶。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报德寺》:“时给事中 刘縞 ,慕 肃 之风,专习茗饮。” 宋 陆游 《初夏昼眠》诗:“晚窗思茗饮,自取雪芽煎。”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品泉》:“ 唐 宋 以还,古人多讲求茗饮,一切汤火之候,瓶盏之细,无不考索周详,著之为书。”
(2).指茶。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 唐 杜甫 《进艇》诗:“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甖无谢玉为虹。”

基本含义
指品味高雅的人饮茶。
详细解释
茗饮一词由两个字组成,茗指的是上等的茶叶,饮则是指饮用。茗饮的基本含义是指品味高雅的人饮茶,表示人的修养和品味。
使用场景
茗饮一词多用于形容人的修养和品味,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在社交场合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待客之道和品茶的仪式感。
故事起源
茗饮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古人认为品茶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的修养。所以,善于品茶的人被视为有高尚情趣和品味的人。茗饮成语的出现,正是对这种文化传统的赞美和延续。
词语结构
茗饮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茗是动词,表示饮用茶;饮是宾语,表示茶。
例句
1. 他是个茗饮之士,喜欢品味各种名茶。2. 她的品味非常高雅,茗饮的姿态令人钦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茗饮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端坐在茶室里,优雅地品味着一杯香气扑鼻的茶。通过形象化的联想,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可以学习不同种类的茶叶、茶道的礼仪和茶艺的技巧。可以通过品茶的方式,感受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茗饮,每天都会喝一杯红茶。2. 初中生:他是个茗饮之士,喜欢品味各种名茶。3. 高中生:她的品味非常高雅,茗饮的姿态令人钦佩。4. 大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茗饮成为我放松的方式之一。5. 成年人:在忙碌的工作中,茗饮成为我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0)
诗文中出现“茗饮”的诗词

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誇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塼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0)

进艇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0)

文昌阁

文昌高阁接虚明,下视尘寰草树平。

万里长空浮雾气,半林修竹带秋声。

危栏独倚浑无赖,幽鸟频啼却有情。

茗饮一杯风两腋,横吹铁笛上瑶京。

(0)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周诗记荼苦,茗饮出近世。

初缘厌粱肉,假此雪昏滞。

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

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蓺。

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

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

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

牛羊烦呵叱,筐筥未敢睨。

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

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

(0)

次韵黄夷仲茶磨

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

寖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

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

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岁久讲求知处所,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强镌凿,理疏性软良可咄。

予家江阳远莫致,尘土何人为披拂。

(0)

自青原回访敏叔几不相遇

晓汲三泉洗砚回,要看奇石立苍苔。

骑驴应为寻诗出,放鹤还知有客来。

一井清寒宜茗饮,千林黄落独梅开。

他时老圃如能学,只乞山中橘本栽。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