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束帛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对待他人时的态度和行为。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长辈、师长或上级的尊重和恭敬,也可以形容人们对待客人或朋友时的热情和礼貌。
- 例句
- 1. 他对长辈总是非常恭敬有礼,真是个懂得束帛之道的人。2. 在传统文化中,对待客人要恭敬有礼,像束帛一样。3. 他对待朋友总是热情洋溢,像束帛般的真诚。
- 基本含义
- 束帛指的是古代礼仪中将礼物用帛布包裹起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祝福。这个成语引申为对人以礼相待,对待他人应当恭敬有礼。
- 基本解释
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易·贲》:“束帛戔戔。”《周礼·春官·大宗伯》“孤执皮帛” 汉 郑玄 注:“皮帛者,束帛而表以皮为之。” 贾公彦 疏:“束者十端,每端丈八尺,皆两端合卷,总为五匹,故云束帛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钦士》:“是以明主旅束帛於穷巷……而以致贤为首务,得士为重寳。” 唐 元稹 《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聘?束帛藉琳球。”《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今优人一谈一笑称旨,往往赐束帛、万钱、锦袍、银带,彼战士见之,能不觖望?”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礼仪和文化,以及其他与尊敬和礼貌相关的成语,如“以礼相待”、“恭敬有礼”等。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束帛”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生日会上送给老师一束鲜花,表示对老师的敬意。2. 初中生:我们要学会对待长辈恭敬有礼,像束帛一样。3. 高中生:在考试时,我们要对待试卷认真有礼,像束帛般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束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礼仪。在古代中国,人们重视礼仪,尤其是在送礼时,要用帛布将礼物包裹起来,以示对受礼者的尊敬和祝福。这种尊敬和祝福的行为逐渐被引申为对人以礼相待的态度和行为,形成了成语“束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束帛”与用绳子捆绑礼物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你在用绳子将礼物包裹起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祝福,这样可以帮助你记忆“束帛”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束”和“帛”。其中,“束”是动词,表示用绳子捆绑;“帛”是名词,表示古代的一种细软布料。结合起来,成语“束帛”形容用帛布包裹礼物,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祝福。
- 详细解释
- 束帛的基本含义是用帛布包裹礼物,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祝福。在古代中国,人们在送礼时会将礼物用帛布包裹起来,以示对受礼者的敬意。这个成语的引申意义是指对人以礼相待,对待他人应当恭敬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