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缁衣的词语解释
缁衣的意思
拼音:zī yī    注音:ㄗㄧ ㄧ
基本解释

(1).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诗·郑风·缁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毛 传:“緇,黑也,卿士听朝之正服也。”
(2).泛指黑色衣服。《列子·说符》:“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诗·郑风》篇名。《诗序》谓系赞美 郑武公 父子之诗;一说为赞美 武公 好贤之诗。《礼记·缁衣》:“子曰:‘好贤如《緇衣》,恶恶如《巷伯》。’” 郑玄 注:“《緇衣》《巷伯》皆《诗》篇名也……此衣緇衣者贤者也。” 唐 陆贽 《张延赏中书侍郎平章事制》:“式慰《甘棠》之思,且继《緇衣》之美。”
(4).僧尼的服装。 唐 韦应物 《秋景诣琅琊精舍》诗:“悟言緇衣子,萧洒中林行。”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香山寺猴》:“多羣猴,至相呼沿掛簷楹之上……又常污僧緇衣。”《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勘破三春景不长,緇衣顿改昔年妆。” 郭沫若 《孔雀胆》第四幕:“桥上走出一位以黑纱蒙面的僧人,身着缁衣,手敲金钟,口念‘南无 阿弥陀佛 ’。”
(5).引申指佛教。 唐 沉亚之 《送洪逊师序》:“自佛行中国已来,国人为緇衣之学多,几与儒等。” 宋 苏轼 《与谢民师推官书》之一:“某啟,衰病枯槁,百念已忘,緇衣之心,尚餘此耳。” 清 方文 《庐山诗》之三一:“ 欧公 闢浮屠,晚乃好緇衣。”
(6).借指僧人。 唐 刘商 《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緇衣。”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丞相是当朝黄阁,小尼是出世緇衣。”

基本含义
指黑色的衣服,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详细解释
缁衣原指僧侣穿的黑色衣服,后来引申为一般人的黑色衣服。这个成语比喻生活清贫,没有财富和富裕。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贫困、清苦的生活,或者用来表达对清贫生活的坚守和无怨无悔。
故事起源
缁衣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外物》:“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其不言之教,有所为矣。其师皆缁衣黄冠,其弟子皆缁衣黄冠,不学礼乐,不读诗书,言默而已。”这段话形容了古代的学者和他们的学生,他们以简朴的黑色衣服和黄色帽子为服饰,不注重外表的装饰,专心致志于学问,不被物质财富所诱惑。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缁衣为主语,没有谓语。
例句
1. 他生活虽然缁衣,但内心却富有智慧和品格。2. 缺少物质的满足并不意味着缁衣的生活就是不幸福的。3. 虽然他只身一人,但他从不抱怨自己的缁衣生活。
记忆技巧
可以将“缁衣”与清贫生活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人,生活过得很清苦,没有太多的物质享受。
延伸学习
除了缁衣,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如“蓑衣破履”、“蓝田生玉”等,都可以用来形容清贫的生活或者简朴的品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虽然我家只有一间小屋,但我过着缁衣的生活,每天都很快乐。2. 初中生:他家虽然条件不好,但他从不抱怨自己的缁衣生活,一直努力学习。3. 高中生:缁衣并不代表一定贫穷,而是一种对物质的超越和对内心的追求。
(0)
诗文中出现“缁衣”的诗词

满江红·其四丙辰中秋定王台即席饯富次律

凉入三湘,秋气爽、江澄沙白。

人欲去、离愁黯黯,莫留行色。

盍在中朝陪鹓鹭,暂来南楚分风月。

与元枢、鹗荐共扶摇,朝天阙。皇华使,和戎策。

西府赞,中兴业。有缁衣同美,武公勋烈。

樯燕已知添别意,骊驹谁为歌新阕。

恨此情、如月过中秋,圆还缺。

(0)

和荅诗十首·其二和阳城驿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0)

国风.郑风.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0)

赠武昌太守夏少明诗

穆穆君子,明德允迪。拊翼负海,翻飞上国。

天子命之,曾是在服。西逾崤冈,北临河曲。

尔政既均,尔化既淳。旧污孔修,德以振人。

雍雍鸣鹤,亦闻于天。释厥缁衣,爰集崇贤。

羽仪既奋,令问不已。庆云烟煴,鸿渐载起。

峨峨紫闼,侯戾侯止。彤管有炜,纳言崇祉。

既考尔工,将胙尔庸。大君有命,俾守于东。

允文允武,威灵以隆。之子于迈,介夫在戎。

悠悠武昌,在江之隈。吴未丧师,为蕃为畿。

惟此惠君,人胥攸希。弈弈重光,照尔绣衣。

人道靡常,高会难期。之子于远,曷云归哉。

心乎爱矣,永言怀之。瞻彼江介,惟用作诗。

(0)

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其一

十年流落敢言归,鱼鸟江湖只自知。

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发寄安危。

风流吾子真前辈,人物他年记一时。

我欲折繻留此老,缁衣谁作好贤诗。

(0)

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