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策名委质”之省。《后汉书·蔡邕传》:“吾策名 汉 室,死归其正。” 唐 独孤及 《癸卯岁赴南丰道中闻京师失守寄繇韩幼深》诗:“种田不遇岁,策名不遭时。” 明 张煌言 《答唐枚臣书》:“某生也晚,不及见盛 明 之典型,始策名而輒遭国难,故署名削牘之仪,益为闕焉。”《花月痕》第一回:“上既不能策名于朝,下又不获力于家。”参见“ 策名委质 ”。
(2).谓科试及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梦》:“ 钟辐 , 虔州 南康 人也,始建山斋为习业之所,因手植一松於庭际,俄梦朱衣吏白云:‘松围三尺,子当及第。’ 辐 恶之。尔来三十餘年, 辐 方策名,使人验之,松围果三尺矣。”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平日春闈较才艺,策名屡获科甲。”
(3).谓报名参加科举考试。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二岁而业大就,海内文籍,莫不该览,生谓 娃 曰:‘可策名试艺矣。’ 娃 曰:‘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战。’”
- 基本含义
- 指通过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命名或命题。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善于起名或设计。
- 详细解释
- 策名一词源自于《史记·留侯世家》中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赵国有个智慧过人的大臣叫留侯,他聪明机智,善于谋划。有一次,赵王拜托留侯给新建的宫殿取个好名字。留侯想了很久,最终给宫殿命名为“策名之宫”。这个名字意味着通过巧妙的策略来命名,也展现了留侯智慧的一面。
- 使用场景
- 策名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人在起名或设计方面的能力出众,也可以指通过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命名或命题。可以用于表扬某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可以用于赞美某人的起名或设计能力。
- 故事起源
- 策名的故事起源于《史记·留侯世家》,讲述了留侯给赵王新建的宫殿起名的故事。这个故事通过留侯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大臣的才干和能力。
- 词语结构
- 策名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策和名。策表示策略、计谋,名表示命名、名称。两个字结合起来,形成了“通过策略来命名”的意思。
- 例句
- 1. 他真是个策名高手,每次都能给产品起到非常吸引人的名字。2. 这个广告的策划者真是策名之才,广告语简洁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策名与留侯给宫殿起名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留侯通过巧妙的策略给宫殿取名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故事。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留侯和赵国的历史故事,深入研究赵国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策名的含义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是个策名高手,他总能给自己的作文起到很有创意的名字。2. 初中生:我觉得这个游戏的策划者一定是个策名之才,游戏名字很吸引人。3. 高中生:这个电影的片名真是策名高手的杰作,给人一种神秘而引人入胜的感觉。4. 大学生:这个品牌的命名真是策名之作,简洁明了,很容易记住。以上是关于成语“策名”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