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行具的词语解释
行具的意思
拼音:xíng jù    注音:ㄒㄧㄥˊ ㄐㄨˋ
使用场景
行具一词常用于描述准备出行或旅行时所携带的物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准备充分、有条理地出行。
例句
1. 出门前记得检查一下行具,确保没有遗漏。2. 他准备了一整套行具,包括行李箱、护照和机票。
基本含义
指行李、行装等出行所需的物品。
基本解释

出行的用具。《战国策·魏策一》:“臣急使 燕 赵 ,急约车为行具。” 唐 袁郊 《红线》:“乃入闺房,饰其行具。”
具备高尚的德行。《三国志·魏志·傅嘏传》:“行具则谓之贤,道修则谓之能。”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旅行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出发”、“远行”、“旅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准备了一些行具,明天要去郊外郊游。2. 初中生:为了参加比赛,他整理了行具,包括运动装备和水。3. 高中生:毕业旅行要提前准备好行具,包括行李箱、护照和钱。以上是关于成语“行具”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行具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天官冢宰》中,原意是指准备行装出差的官员所携带的物品。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行李、行装等出行所需的物品。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员出差时所携带的行李,而后被引申为一种描述人们准备出行所需物品的说法。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准备出门旅行时,需要整理行李、准备护照等行李,这样就能够记住行具的含义。
词语结构
行具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详细解释
行具是由“行”和“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行”表示行走、旅行,“具”表示具备、准备。行具的基本含义是指准备好的行李和出行所需的物品,是用来指代旅行中所携带的物品。
(0)
诗文中出现“行具”的诗词

青莲池上客

重阳羽化登仙路。兄弟如何措。各各勤修生觉悟。

通无入有,静思忘念,密考丹经祖。

一时浩劫真容露。放荡情怀任诗句。

直待人间功行具

云朋霞友,爽邀风月,笑指蓬瀛去。

(0)

送梅郎一首

梅郎可爱如蜀柳,风流似是子真后。

抱器来宾太学穷,五年自袖采兰手。

来时落雁摇虚弓,汗血长鸣西北风。

自誓坏韩复蠹魏,可怜一无咫尺功。

我亦数奇困竿累,玉山冰川失眼底。

永嘉堂上闻阿连,堕食正冠为君起。

君今制衣作行具,何以赠之白鹭羽。

殷勤持□重似人,漠漠深藏饱鱼蠹。

船头逢逢奏晓鼓,卷帘卧看春江雨。

到家春温雁且北,寄声布帆无恙不。

(0)

隐德诗

太虚八境初无二,中有道人常洞视。

借问道人何等公,从志其名聂其氏。

华亭春酣战桃李,香气入帘人破睡。

凌波微步度劳尘,栀子同心传密意。

道人不动如澄水,看破新装小年纪。

回身向郎郎忍弃,愁眺月华空掩涕。

含羞转态春百媚,而我定心初不起。

世人悠悠初未知,故有冥籍还见记。

仪州判官临颍生,良原甲夜黄衣吏。

手提淡墨但仓黄,门列阴兵更奇佹。

昧爽堂皇势呀豁,玉带神君气高厉。

靖国再拜呼使前,案头吏抱百叶纸。

行具书一善事,聂君夜却淫奔李。

由来胸中无浊见,前尘百暗心常止。

一室超然方隐几,入眼狂花乱飘坠。

定情岂复顾条脱,合欢未许同阳燧。

坐令密行动幽祇,棘使华年增一纪。

出门仍问紫衣翁,阴诛与世无差异。

百叶部中分次第,忠孝弃捐神所劓。

杀生之报定何如,朝生暮死蜉蝣尔。

踏翠裁红可怜妓,濯足琼浆被鞭箠。

房公湖边秋色里,阿孙图南前拜跪。

扣头授我如上事,愿谒英篇书所以。

我闻南曹北曹尺有咫,天知地知元密迩。

岂惟妙药彻五藏,况复宝鉴悬千里。

幽中谅有鬼能言,密处须防墙有耳。

诸生举止虽细微,动念观心实幽邃。

端知天上戊申录,记尽人间不平地。

东邻西舍总不知,却有鬼神知子细。

障碍为壁通为空,只有此心难掩蔽。

云何是中有明暗,至行通神裁一理。

道人两眼无赤眚,揩定人间几真伪。

赵骅已矣马元死,郡有隐德如君子。

嗟我诸生苦流转,奔色奔声复奔味。

其间贪魃尤阴诡,收索携提入馋喙。

都儿阿对共揶揄,笑杀官人常梦秽。

虽云幽暗巧规避,僮仆羞之那不愧。

哀哉诡谲王冀公,未省胡颜向祁睿。

我爱昔人尤简贵,寡欲清真有高气。

旷然澹处但真独,胸中岂复留尘累。

生死幽明了不期,是心默与神明契。

王忱绣被下庭堂,李约宝珠存含禭。

九原可作吾与归,敛膝容之想幽致。

(0)

郑氏义门诗

稽古圣神,明德修身。首念九族,一身之分。

族不易睦,睦之以亲。族不徒叙,叙之必惇。

惇惇亲亲,民变俗淳。比屋可封,孰焉美名。

盖闻其风,降自华勋。昔之所亲,今为涂人。

昔之所惇,今反少恩。后圣继作,建极叙伦。

汨没之中,善端或明。义夫节妇,孝子顺孙。

有一于此,朝上夕旌。矧自祖父,至于后昆。

缌功以降,娣姒异姻。内外执役,千指孔群。

同牢共食,爰及犬豚。堂奥之内,惇睦风存。

节义孝顺,百行具闻。义孰大焉,宜书其门。

余长浦阳,邑有郑君。华其五世,八世复新。

蠲徭之命,自天申之。郑君曰噫,曷以称之。

聚骸有土,聚谷有囷。将广此义,恤荒惠贫。

敢曰自佚,以病乡邻。吾忍安之,惟义是遵。

余谓郑氏,尧舜之民。世世弗替,用徵斯文。

(0)

题义方书舍

我昔童丱时,蒙养绝浮靡。

朝夕常趋庭,颇解学诗礼。

奈何才弱冠,早已失怙恃。

诲言何繇闻,定省不复理。

徒怀风木悲,没齿殊未已。

及余生两雏,将以托宗祀。

既欲承箕裘,当令业经史。

无何我多故,谪戍向边鄙。

迢迢父子心,隔越数千里。

惟恐有存殁,不暇较贤否。

漂流无定居,岁月动盈纪。

幸余初还家,无恙共惊喜。

踉跄拜我前,并立肩可比。

弱质虽成人,愚騃诚可耻。

大儿仅识丁,唯足代耘耔。

小儿复痴顽,真乃豚犬耳。

近令亲笔砚,十日书一纸。

我欲痛责渠,隐忍辄中止。

吁嗟我平生,父子乃如是。

邢君义方训,诸郎尽贤嗣。

芝兰满阶庭,玉树映屏几。

岁时行具庆,称寿罗拜跽。

嘉宾每过从,迎立具甘旨。

传家务淳厚,动必蹈前轨。

瞻彼天伦间,蔼若和风里。

椿桂同敷荣,雨露光薿薿。

缅怀燕山窦,今昔良可儗。

所云积阴德,谅亦自兹始。

推此家政齐,可致风俗美。

诗成发三叹,愧我曷能企。

岂惟颂君贤,尤当示吾子。

(0)

怀归和送芝道人

有士不可名,强字曰长度。

戴发依空门,绾绶仍儒步。

一苇泛重溟,四年海上住。

琼南非我乡,海北将问渡。

水云道者装,瓢衲僧行具

问我归时因,即是来时路。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