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恶劣或有害的人。它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性格、行为或言论,表达对其不满或警告。
- 例句
- 1. 他是个暴巫,经常欺负弱小的人。2. 这个公司的老板就是个暴巫,经常对员工进行虐待。
- 基本含义
- 指邪恶的巫师或巫婆,也可比喻邪恶的人或坏人。
- 基本解释
古代风俗,大旱不雨,则曝晒女巫,冀天哀怜之而降雨,谓之“暴巫”。《礼记·檀弓下》:“岁旱, 穆公 召 县子 而问然,曰:‘……吾欲暴巫而奚若?’” 郑玄 注:“巫主接神,亦覬天哀而雨之。”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求雨》:“无伐名木,无斩山林,暴巫聚尪八日。” 汉 王充 《论衡·订鬼》:“童巫含阳,故大雩之祭,舞童暴巫。”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巫术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巫师在传统文化中的角色和形象。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巫师相关的成语,例如“巫山不是云”、“巫山神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小偷就像一个暴巫,偷了我们的零食。2. 初中生:他的行为像一个暴巫,经常欺负同学。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就是个暴巫,滥用职权。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个暴巫,对员工进行虐待。5. 成年人:那个罪犯就是个暴巫,犯下了许多恶行。
- 故事起源
- 暴巫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其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父亲被杀,被迫流亡他乡。在途中,他遇到了一个巫师,巫师告诉他,只要他捧着巫师的头骨,就能获得胜利。于是,重耳将巫师的头骨带回晋国,并成功夺取了政权。这个故事中的巫师被描绘为邪恶的角色,暴巫一词由此而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暴巫”与邪恶巫师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化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邪恶的巫师在暴风雨中施展恶法,从而记住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 暴巫一词由两个部分组成,暴和巫。暴意味着邪恶、凶暴;巫指的是巫师或巫婆。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邪恶的巫师或巫婆的形象,也可以用来形容邪恶的人或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