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崇班一词常用于形容学生对老师的态度过分恭敬,甚至有些拍马屁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的过分恭敬的情况。
- 例句
- 1. 他对老师崇班的态度让人感到有些过分。2. 这个学生总是崇班崇得太过分,显得不真实。3. 虽然应该尊敬老师,但也不必过分崇班。
- 基本含义
- 指对上级或老师的言行举止极其恭敬,甚至过分恭敬。
- 基本解释
(1).犹高位。 唐 卢怀慎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诗:“无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官监门大将,列棨戟光荣,近侍崇班,貂璫领袖。” 清 戴名世 《史某制义序》:“今某又巍然掇高科,行且兄弟并列崇班。”
(2).官名。即内殿崇班, 宋 代武臣阶官。《宋史·职官志九》:“武臣三班借职至节度使叙迁之制……东头供奉官转内殿崇班,内殿崇班转内殿承制。”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官制三·勋官》:“国朝遁 唐 制,文臣朝官,武臣崇班以上,遇恩輒加之。”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崇班相关的成语,如“崇拜”、“崇敬”等,可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老师崇班,每次见到老师都会主动打招呼。2. 初中生:他对老师崇班得太过分了,总是主动帮老师批改作业。3. 高中生:有些同学对老师崇班,表现出过分恭敬的态度,让人觉得有些不自然。
- 故事起源
- 崇班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中,强调尊敬长辈和上级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很重要。这个成语的起源故事暂无确切记载。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崇班”这个成语与学生对老师过分恭敬的场景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学生对老师磕头行礼,表现出极其恭敬的态度,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崇班
- 详细解释
- 崇班一词中的“崇”意为极其恭敬,尊敬,敬仰,而“班”则指的是上级、老师。崇班形容一个人对上级或老师非常恭敬,甚至过分恭敬,言行举止都表现出对其的极高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