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断乎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态度坚决,毫不犹豫地做出决策或行动的情况。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生活等。
- 例句
- 1. 他对待工作总是断乎而行,从不拖延。2. 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断乎地去面对和解决。
- 基本含义
- 毫不犹豫地、坚决地。
- 基本解释
◎ 断乎 duànhū
[absolutely] 绝对
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西游记》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坚决、果断相关的成语,如“果断”、“毅然”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断乎地拒绝了同学给我传小抄的请求。中学生:她断乎地辞退了那个表现不好的员工。大学生及以上: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断乎地面对,积极解决问题。
- 故事起源
- 断乎最早出自《庄子·外物》:“夫断乎者,达人之所不能为也。”这句话意味着断乎是智者所不能做到的事情。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描述坚决、果断的态度的常用词语。
- 英文翻译
1.(绝对, 多用于否定式) absolutely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断乎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毫不犹豫地决定向前走,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断乎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断乎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断”和“乎”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绝对。用于否定式。《红楼梦》第六六回:“ 湘莲 听了,跌脚道:‘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老残游记》第五回:“我最恨这些东西!若要将他们收监,岂不又被他多活一天去了吗?断乎不行!” 鲁迅 《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这是断乎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