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海剩通常用于描述剩余的数量或物品,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场景中。例如,可以用于描述剩余的食物、剩余的时间、剩余的资源等等。海剩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物的余味、余热、余韵等。
- 例句
- 1. 这顿饭太多了,剩下的菜肴可以打包带回家,不浪费。2. 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要认真听,不要让时间海剩下来。3. 这个项目的资金还有一些海剩,可以用来支持其他的活动。
- 基本含义
- 剩余、剩下的
- 基本解释
海外归来,却求职碰壁的一群人。
海剩,是指当前经济不景气,不少留学回国求职者正在经历从海归到“海待”,而在国内外企业求职被拒绝的则称为“海剩”。
海剩 - 海归调查
2011年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从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高校毕业的海归比例最高,分别达到了37.68%、17.84%和9.62%,其他“海待盛产国”依次为法国、韩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国。也有留言者补充,从身边的留学同学来看,赴澳大利亚和美国高校的留学生数量比例应该更高,不过这两个国家就业形势稍好,不少人并未选择回国。
而在2011年另一项关于出身的调查中,数据显示,不少海归并非不学无术只求混张文凭,60.48%的“海待”属于“国内一本+海外硕士”,而学业背景为“国内大专+海外硕士”的占到10.48%,背景为“海外本科+海外硕士”的占到13.71%。
海剩 - 求职遭拒
面临待业困境的包含了上述各种学业背景的学生,一名自称“本科是国内‘前五’大学毕业的牛津大学硕士”感慨,他在国内求职3个月以来,先是被四大会计事务所“鄙视”(‘鄙视’即求职失利的意思),然后又被各大企业相续“鄙视”。这名求职者去年毕业,当时班上的同学只要回国,大多去了麦肯锡、花旗等知名外企,他在英国求职一年失利之后回国,又碰到了现在的局面。
海剩 - 原因分析
众多“海待”也纷纷大呼冤枉对于不少人关于“眼界太高,非名企外企不进”的指责,他们大都认为只要是适合自己的企业就行,不少人认为现在不是自己挑工作,而是工作挑自己,在就业问题上学成归来的留学生们并没有太大的主动权。一名求职困难的上海籍“海待”更是感慨,海归的出路就是“海参”(海剩)了。
海剩 - 如何解决
一名从加拿大回国的留学生表示,在求职的网申、笔试方面,海归和国内的高校毕业生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因为绝大多数公司对于海外学历没有太多的偏好,他们更看重的是实习的经历。而不少海归在国外忙于学业,在实习经历评分上反而受到反面影响。相对而言,海归的优势自然是英语口语,只要通过前面的环节,有机会秀口语,成功的可能就要大出很多,她建议海归们一定要把姿态放低,心态放稳,求职不看来历,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海龟”和“土鳖”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如果因海外学历而高傲自居,那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剩余相关的成语,例如“余音绕梁”、“余地”等等,来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吃了一半的饭菜,剩下的海剩了。2. 初中生:我今天完成了作业,还有很多时间海剩下来,可以去运动一下。3. 高中生:明天是周末,我计划好了要做的事情,希望能够把时间合理利用,不让时间海剩下来。
- 故事起源
- 海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杂志下》中,记载了一位叫做张骞的西汉时期的使者。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历经艰辛,最终成功地通向了西域。当他回到朝廷后,朝廷赏赐给他很多财物,但是他却将这些财物分给了其他人。后来,人们用“海剩”来形容他慷慨大方,将剩余的财物分享给他人的精神。
- 记忆技巧
- 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海剩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广阔的大海边,看着大海中的水波荡漾,而自己身边的只剩下一点点的水,这样就能够记住海剩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海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
- 详细解释
- 海剩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海指广阔的大海,剩指剩余、剩下的意思。海剩的基本含义是指剩余下来的、没有被使用或消耗掉的。它可以用来描述某物在一定范围内剩余下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