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急公常用于形容公务员、政府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共事务的人,要求他们迅速高效地处理公务,不耽误时间,不偏私。
- 例句
- 1. 他是一个急公的官员,对待公务总是迅速高效。2. 这位市长一直以急公的作风著称,公务从不拖延。
- 基本含义
- 指公正廉洁,迅速处理公务的态度和作风。
- 基本解释
热心公益。《颜氏家藏尺牍·孔观察兴诏》:“及至嗣后急公者多,抚臺每於季报疏内入告请拨。” 清 梅曾亮 《赠林侍郎序》:“然后能勤民急公,丰财和众,礼俗达而政教成。”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公务、公正、廉洁相关的成语,如“公而忘私”、“廉洁奉公”等,以丰富对这类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要急公好义,不要欺负同学。2. 初中生:政府工作人员应该急公守法,不得贪污受贿。3. 高中生:在竞选班长的过程中,他以急公的作风赢得了同学们的支持。4. 大学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要急公好义地服务社区居民。5. 成年人:公司的领导要急公守法,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 故事起源
- 急公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成公二年》。相传,楚国有一个官员名叫熊渠,他在处理公务时总是迅速高效,公正廉洁。有一天,熊渠接到了一份重要公文,但是他正在刚刚结婚的儿子的婚礼上。熊渠没有因为儿子的婚礼而耽误公务,他立刻中断婚礼,迅速处理完公务后才回到婚礼上。这个故事传扬开来,成为急公的典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急公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位官员急匆匆地处理公务的场景,或者联想到熊渠中断儿子的婚礼处理公务的故事,以此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急公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急公是由“急”和“公”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急”表示迅速、紧急,而“公”表示公正、廉洁。急公的含义是指公务办理迅速,廉洁公正,不拖延、不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