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诫约常用于描述对他人行为的规范或提醒。可以用于劝诫他人遵守规则、规范行为,或者提醒他人注意某种可能的危险或错误。
- 例句
- 1. 他一直在诫约我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2. 作为长辈,我们应该诫约年轻人不要做违法的事情。3. 我们必须诫约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 基本含义
- 警告、告诫、劝诫。
- 基本解释
告诫约束。《旧唐书·岑文本传》:“唯召见 文昭 ,严加诫约,亦卒无愆过。”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卷十五:“ 老子 大悲,悯其愚昧,为説权教,随机诫约。”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诫约相关的成语,如“诫律”、“诫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诫约我们要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父母诫约我要注意安全,不要随便和陌生人交谈。3. 高中生:老师诫约我们要遵守考试纪律,不得作弊。
- 故事起源
- 诫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章中。庄子在这一章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做“冉有”的人,他因为不听劝告而导致自己的家庭遭受不幸。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听从他人的劝告,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诫约这个成语与警告、规范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 词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 诫约是由动词“诫”和名词“约”组成的成语。诫指警告、告诫,约指约束、规范。诫约一词表示对他人进行警告、告诫或劝诫,以使其遵守约定或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