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静民的词语解释
静民的意思
拼音:jìng mín    注音:ㄐㄧㄥˋ ㄇㄧㄣˊ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的称赞,也可以用于自我提醒和鼓励。
例句
1. 他在困难的时候能够保持静民的心态。2. 只有保持静民的心境,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保持心境平静,不被外界干扰和影响。
基本解释

谓安定民心。《逸周书·谥法》:“大虑静民曰定。” 朱右曾 校释:“静,安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心静如水”、“宁静致远”等,以扩大对于平静和宁静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学会静民,不受同学们的干扰。中学生:考试时要保持静民,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大学生:身处大学的喧嚣环境中,要学会静民,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成年人: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保持静民的心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故事起源
成语“静民”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下》一篇文章中。文章讲述了孟子和公孙丑的一次对话,公孙丑问孟子如何能够做到不受他人的影响和干扰,孟子回答说:“吾静而民莫不静,吾宁而民莫不宁。”意思是说如果自己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那么周围的人也会受到影响而变得平静和宁静。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安静”的意思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成语“静民”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安静和平静。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固定结构。
详细解释
成语“静民”由“静”和“民”两个字组成。其中,“静”表示安静、平静,指心境平和,不被外界干扰;“民”表示人民、众人,指广大民众。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喧嚣和纷扰所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0)
诗文中出现“静民”的诗词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

元圣生乘运,忠贤出应期。

还将稽古力,助立太平基。

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

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廉察安江甸,澄清肃海夷。

股肱分外守,耳目付中司。

楚老歌来暮,秦人咏去思。

望如时雨至,福是岁星移。

静民无讼,刑行吏不欺。

撝谦惊主宠,阴德畏人知。

白玉惭温色,朱绳让直辞。

行为时领袖,言作世蓍龟。

盛幕招贤士,连营训锐师。

光华下鹓鹭,气色动熊罴。

出入麾幢引,登临剑戟随。

好风迎解榻,美景待搴帷。

晴野霞飞绮,春郊柳宛丝。

城乌惊画角,江雁避红旗。

藉草朱轮驻,攀花紫绶垂。

山宜谢公屐,洲称柳家诗。

酒气和芳杜,弦声乱子规。

分毬齐马首,列舞匝蛾眉。

醉惜年光晚,欢怜日影迟。

回塘排玉棹,归路拥金羁。

自顾龙钟者,尝蒙喔咻之。

仰山尘不让,涉海水难为。

身忝乡人荐,名因国士推。

提携增善价,拂拭长妍姿。

射策端心术,迁乔整羽仪。

幸穿杨远叶,谬折桂高枝。

佩德潜书带,铭仁暗勒肌。

饬躬趋馆舍,拜手挹阶墀。

霄汉程虽在,风尘迹尚卑。

敝衣羞布素,败屋厌茅茨。

养乏晨昏膳,居无伏腊资。

盛时贫可耻,壮岁病堪嗤。

擢第名方立,耽书力未疲。

磨铅重剸割,策蹇再奔驰。

相马须怜瘦,呼鹰正及饥。

扶摇重即事,会有荅恩时。

(0)

庐州诗

平湖阻城南,长淮带城西。

壮哉金斗势,吴人筑合肥。

曹瞒狼顾地,苻秦又颠挤。

六飞驻吴会,重兵镇边陲。

绍兴丁巳岁,书生绾戎机。

郦琼劫众叛,度河从伪齐。

苍黄驱迫际,白刃加扶持。

在职诸君子,临难节不亏。

尚书徇国事,既以身死之。

骂贼语悲壮,摏喉声喔咿。

呜呼赵使君,忠血溅路歧。

在职乔张实大将,横尸枕阶基。

至今遗部曲,言之皆涕洟。

法当为请谥,史策垂清规。

法当为立庙,血食安淮圻。

奈何后之人,邈然弗吾思。

居官潭潭府,神不芘茅茨。

冤气与精魄,皇皇何所依。

所以州州内,鬼物多怪奇。

月明廷庑下,彷佛若有窥。

謦欬闻动息,衣冠俪容仪。

士民日凋瘵,岳牧婴祸罹。

一纪八除帅,五丧三哭妻。

张侯及内子,遍体生疮痍。

爬搔疼彻骨,脱衣痛粘皮。

狂氓据听事,夫人凭指挥。

玉勒要乌马,云鬟追小姬。

同殂顷刻许,异事今古稀。

磊落陈阁学,文章李紫微。

筑城志不遂,起废止于斯。

杜侯在官日,夜寝鬼来笞拔剑起驱逐,反顾出户帏。

曰杜二汝福,即有鼓盆悲。

德章罢郡去,厌厌若行尸。

还家席未暖,凶问忽四驰。

安道移嘉禾,病骨何尪羸。

于时秋暑炽,絮帽裹颔颐。

馀龄亦何有,干在神已睽。

师说达吏治,通材长拊绥。

东来期月政,简静民甚宜。

传闻盖棺日,邑里皆号啼。

近者吴徽阁,鱼轩发灵輀。

营卒仆公宇,厩驷裹敝帷。

行路闻若骇,举家惊欲痴。

昔有邺中守,迥讳姓尉迟。

后周死国难,英忠未立祠。

及唐开元日,刺史多艰危。

居官屡谪死,未至先歔欷。

仁矣张嘉祐,下车知端倪。

庙貌严祀典,满考迁京畿。

兄弟列三戟,金吾有光辉。

吴竞继为政,神则加冕衣。

自此守无患,史书信可推。

伯有执郑政,汰侈荒于嬉。

出奔复为乱,羊肆死猖披。

强魂作淫厉,杀人如取携。

其后立良止,祭祀在宗枝。

罪戮彼自取,祸福尚能移。

族大所冯厚,子产岂吾欺。

寒温五种疟,踸踔一足夔。

或能为病祟,祈祷烹伏雌。

况我义烈士,品秩非贱卑。

凛凛有生气,为神复何疑。

勺水不酹地,敢望壶与蹄。

片瓦不覆顶,敢望题与榱。

邦君寄民社,此责将任谁。

既往不足咎,来者犹可追。

傥依包孝肃,或依皇地祇。

经营数楗屋,丰俭随公私。

丹青罗像设,香火奉岁时。

尚书名位重,正寝或可施。

吕姬徇夫葬,义妇严中闺。

清贤列两庑,后先分等衰。

当时同难士,物色不可遗。

张陈李鲍韩,势必相追随。

德章病而去,去取更临时。

尊罍陈俨雅,剑佩光陆离。

匠事落成日,醮祭蠲州治。

青词奏上帝,册祝告神知。

若曰物异趣,人鬼安同栖。

兹焉卜新宅,再拜迎将归。

悲笳响萧瑟,风驭行差池。

穹旻亦异色,道路皆惨悽。

巍峨文武庙,千载无倾攲。

使君享安稳,高堂乐融怡。

岂弟布惠政,吉祥介繁禧。

遂纡紫泥诏,入侍白玉墀。

斯民获后福,年谷得禳祈。

坎坎夜伐鼓,欣欣朝荐牺。

人神所依赖,时平物不疵。

中兴天子圣,群公方倚毗。

明德格幽显,和风被华夷。

典章粲文治,昭然日月垂。

臣工靡不报,秩祀当缉熙。

四聪无壅塞,百揆钦畴咨。

咨尔淮西吏,不请奚俟为。

露章画中旨,施行敢稽迟。

太常定庙额,金榜华标题。

特书旌死节,大字刻丰碑。

碑阴有坚石,镌我庐州诗。

(0)

寄云南萧总戎

将军昔麾白虎幡,指率虎士平云南。

大山丰林犀象窟,青山一束西横担。

诸军落险坐如猬,下嗔长鲸手独探。

威行武侯擒纵地,大旗森立如松杉。

整师徐行身后殿,点胄还国无留簪。

总戎既已等却谷,相国正可同曹参。

自参大政论国柄,载具清静民心甘。

凤驾祥云忽铩翮,公论在人宁久酣?

皇明鼌彻烛群连,蔀蔽尽彻俭谋戡。

将军复整苍玉佩,入朝拜手仪容谙。

念臣已老心则壮,宝镜在匣秋儋儋。

圣君万岁国基固,明堂缔搆须楩楠。

(0)

十楼怀古·其一黄楼

黄河西来坤轴折,浊浪排空天欲裂。

彭城老稚哀哀啼,自分阖门作鱼鳖。

仁明太守眉山苏,誓以只手障其冲。

指麾徒旅荷畚輂,长堤隐起如晴虹。

波恬浪静民安堵,共喜更生歌且舞。

九重下诏侈褒嘉,拯溺禦灾非小补。

飞楼高压城之东,张筵会客何雍容。

后山作铭颍滨赋,笔力直与造化争瑰雄。

神游八表知何处,赢得穹碑照今古。

当年舒李今何如,羁鬼啾啾泣烟雨。

(0)

抚州行寄太守郭松崖前辈

羊城山宛宛,半插高空半。

平远羊城水汤汤,其源清激流汪洋。

墨龙池上龙飞翔,星辰照耀垂文昌。

名贤典则首陆晏,名宦风流首谢王。

石入晴雨天无定,金窟银峰地宝罄。

水溯巴湘估客穷,山梯闽粤征夫病。

黄山之山高高可种竹,黄水之水深深宜禾畴。

乃有不耕之夫原上游,盗笋不足还盗牛。

我生之初风尚古,岁时伏腊罗尊俎。

昔日崇墉足谷家,今时飘泊无聊侣。

临川之南龙骨渡,乃是逋逃渊薮处。

为狐为鼠遑恤他,为虎为狼当奈何。

父兄教不先,子弟率不谨,不见阿芙蓉,家家鬼结磷。

士贫孰义学,民贫孰义仓,贫人挑盐富人食,官吏捉盐盐被攘。

安得反浇俗,尽为农桑民。

安得挽薄习,尽为弦诵人。

我闻颜真卿,治陂灌田民利均。

又闻秦起宗,俭约安静民化淳。

公其迈古昔,与民为更新。

爱民之吏公其举,贼民之吏公其甄。

玉田氤氲灵谷芬,侧身南望歌神君。

(0)

赠袁伯益

天地犹橐籥,人民原野鹿。

叔季日以漓,浑沌日以凿。

常道希无为,见素抱其朴。

至人剖玄门,游心洞枢轴。

烹鲜悟綦理,江海王百谷。

静民自正,簿书无留牍。

从容著作林,六艺芳润漱。

缅想古时人,雅志慕黄鹄。

况乃柴桑翁,物外标芳躅。

千载谁知音,独为伤沉陆。

负材当明时,聊以见夙昔。

下士复高风,三握劳一沐。

既赓菁莪章,亦唱阳春曲。以兹气味薰,兰?同馨馥。

怀刺遥相投,喜被清风穆。

挥麈吐玄言,虚来实吾腹。

南山归旧庐,北阙乘华毂。

愿保千秋名,矫首扶桑旭。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