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托钵的词语解释
托钵的意思
拼音:tuō bō    注音:ㄊㄨㄛ ㄅㄛ
基本解释

 1.手托钵盂。指僧人赴斋堂吃饭或向施主乞食。钵。梵语的省音译,意为应器。比丘的食器。《联灯会要·雪峰义存禅师》:“鐘未鸣,鼓未响,托鉢向甚么处去?”《续传灯录·惟正禅师》:“闻托鉢乞食,未闻安坐以享。”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衣食浑无措,空门来托鉢。” 明 陈贞慧 《书癸巳毘陵事》:“其时有 澹上人 ,从 匡庐 来,肩瓢笠,日托钵於市。”
(2).泛谓贫困求人。 清 张鹿徵 《与程端伯先生书》:“邇来落魄无似,托鉢 东牟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盍投笔从戎,聊以博升斗,不犹愈於托鉢同人,受守钱虏之轻薄乎?”《黑籍冤魂》第二十回:“终日在街头沿门托钵,到了夜间,就在人家屋檐下歇宿。”

近义词

讨饭、乞食

英文翻译

1.mendicancy

基本含义
指僧人或出家人到外面的庙宇、寺院或信众家中乞讨饭食。
详细解释
托钵是指僧人或出家人在佛教传统中的一种行为,他们不种田、不经商,生活靠乞讨饭食维持。托钵的过程是僧人拿着一个钵盂,向信众或寺庙里的居民乞讨食物。
使用场景
托钵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生活贫困,需要依赖他人施舍或乞讨谋生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某人过分依赖他人的帮助或施舍。
故事起源
托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的传统。佛教强调出家人要放下一切世俗欲望,过简朴的生活。托钵是一种修行的方式,通过接受信众的施舍,让出家人可以专心修行。
词语结构
托钵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托”和名词“钵”组成。
例句
1. 他一直托钵为生,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2. 这个家庭靠托钵维持生计,生活非常困苦。
记忆技巧
可以将“托钵”与佛教的修行理念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僧人拿着一个钵盂在街上乞讨食物的场景,以此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佛教修行和僧人生活的知识,深入了解托钵的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学校里有一个托钵的老师,他每天都要乞讨食物。2. 初中生:他家境贫困,只能托钵为生。3. 高中生:这个人懒得工作,整天托钵过日子。4. 大学生:他过去是个富人,但因为投资失败,现在只能托钵度日。
(0)
诗文中出现“托钵”的诗词

颂古·其四十一

钟未鸣,鼓未响,依前托钵归方丈。

德山不会末后句,岩头密意谁相亮。

只得三年也大奇,留与诸门作榜样。

(0)

锡兰岛卧佛·其三

吁嗟佛灭度,世界眼尽灭。

最先王舍城,大辟禅师窟。

迦叶与阿难,结集佛所说。

尔来一百年,复见大会设。

恒河左右流,犍槌声不绝。

其后阿育王,第一言佛法。

能役万鬼神,日造八万塔。

举国施与佛,金榜国门揭。

九十六外道,群言罢一切。

复遣诸弟子,分授十万偈。

北有大月氏,先照佛国月。

四开无遮会,各运广长舌。

汉家通西域,声教远相接。

金人一入梦,白马来负笈。

绳行复沙度,来往踵相蹑。

总持四千部,重译多于发。

华言通梵语,众推秦罗什。

后分律法论,宗派各流别。

要之祛卢字,力大过仓颉。

南有狮子王,凿字赤铜鍱。

当时东西商,互通度人筏。

但称佛弟子,能避鬼罗杀。

遂使诸天经,满载商人箧。

鸟喙䓉子洲,畏鬼性騃怯。一闻地狱说,心畏ㄦ摩杀。

赖佛得庇护,无异栖影鸽。

国主争布金,妃后亦托钵

尊佛过帝天,高供千白氎。

乐奏梵音曲,讼听番僧决。

向来文身人,大半著僧衲。

达摩浮海来,一花开五叶。

语言与文字,一喝付抹杀。

十年勤面壁,一灯传立雪。

直指本来心,大声用棒喝。

非特道家流,附会入庄列。

竟使宋诸儒,沿袭事剽窃。

最奇宗喀巴,别得大解脱。

不生不灭身,忽然佛复活。

西天自在王,高踞黄金榻。

千百毡裘长,膜拜伏上谒。

西戎犬羊性,杀人日流血。

喃喃诵经声,竟能消杀伐。

藏卫各蕃部,无复事鞭挞。

即今奔巴瓶,改法用金梜。

论彼象教力,群胡犹震慑。

综佛所照临,竟过九州阔。

极南到朱波,穷北逾靺鞨。

大东渡日本,天皇尽僧牒。

此方护佛齿,彼土迎佛骨。

何人得钵缘,某日是箭节。

庄饰紫金阶,供食白银阙。

倒海然脂油,震雷响金钹。

香云幢幡云,九天九地彻。

五百虎狮象,遍地迎菩萨。

谓此功德盛,当历千万劫。

有国赖庇护,金瓯永无缺。

岂知西域买,手不持寸铁。

举佛降生地,一旦尽劫夺。

(0)

三哀诗·其二吴季清明府

世界随转轮,成坏各有劫。

适值倾覆时,万法不必说。

以君循吏才,三年官于越。

无端桴鼓鸣,伏莽寇窃发。

山县斗大城,城头黑云压。

纷纷彼狼心,跃跃欲猪突。

君昔理常平,手曾治大猾。

鸮音不能革,生性成梼杌。

到此播流言,官实通贼牒。

作贼兼作官,满城耳喧聒。

城中西教徒,积恶鬼罗刹。

闪闪苍鹰眼,磨刀咸欲杀。

公知事不可,大声作瞋喝。

反激蚩蚩怒,一霎尽灭裂。

非无防御使,蠢蠢怯如鳖。

噤不发一言,坐视民劫夺。

此客甫断头,彼奴复流血。

乱刃白雨点,混杀到手滑。

狾犬狂号跳,奔马肆啼齧。

但是县衙人,一见軏摧捽。

郎当子若孙,衣破脚不袜。

同寮不肯留,望门走托钵

指名遍搜牢,牵发互辫结。

驱羊人屠肆,执棰尚鞭挞。

天堂变地狱,肉花碎片割。

同时遭茶毒,彼此造何业?

君当就缚时,自知当永诀。

上念我佛恩,如何得解脱?

下伤我母慈,如何保生活?

可怜八十母,萧条几黄发。

追忆六年前,春酒寿筵设。

君披宫锦袍,手执先朝笏。

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

我歌寿人曲,登堂来拜谒。

孙曾六七枝,一一芝兰茁。

最小耳银珰,靧面白胜雪。

谁料采衣舞,回旋仅一瞥?

覆巢无完卵,雏鸟鸣亦绝。

闻今既半年,未悉子存殁。

家人畏惊倒,相戒咸结舌。

入则围红裙,出乃易墨绖。

母尚倚闾望,朝夕拜菩萨。

念子归何迟,此别太契阔。

岂知望子台,早既堆白骨。

以君精佛理,夙通一切法。

明知入世事,如露如泡沫。

佛力犹有尽,何况身生灭。

将头临刃时,定知不惊怛。

独怪耶稣教,瓣香曾未爇。

如何偕教徒,一例受磨折?

观君遭万变,已足空一切。

只有黄鸟歌,哀吟代呜咽!

(0)

宿海云寺与大牛上人

秋雨夜始寒,霜钟湿云际。

境幽念正寂,松冷声逾细。

悠然孤榻中,了隔人间世。

莽莽旦昼间,到此绝萦系。

上人吾宗彦,静念参神谛。

恒忆旧须眉,乃在端溪岁。

一旦解儒冠,竟续空王裔。

托钵烟海曲,挂锡香河澨。

了此出世心,一往无留滞。

初日发清晨,炉薰透衿袂。

(0)

山居诗·其二

今朝托钵过前溪,山烟水烟人欲迷。

行尽松声十馀里,人家总在断桥西。

(0)

赠瑛上人住洞林

托钵千岩里,松花冻未开。

哀猿依讲席,饥鸟下生台。

潭影留云定,钟声送月回。

山中太古雪,为寄一瓢来。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