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事物进行装饰、美化的情况。也可以用于比喻人对自己或他人进行虚假的美化。
- 例句
- 1. 她喜欢髹器,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布置得精致而美丽。2. 他总是喜欢髹器,把自己的过去说得很美好,实际上却是一场骗局。
- 基本含义
- 指对器物进行涂饰、装饰。
- 基本解释
亦作“髤器”。漆器。涂上漆的器物。 唐 皮日休 《诮虚器》诗:“ 襄阳 作髹器,中有库露真。”《新唐书·于頔传》:“初, 襄阳 髤器,天下以为法。” 宋 沉□ 《鬼董·杨二官人》:“明日晡后,两傔以金合至,其中皆名鯖异饌佳果,及髹器金卮,信如中禁中物。” 明 马愈 《马氏日抄·犀毗》:“髹器称犀毗者,人不解其义,譌为犀皮……后世髹器倣而为之,曰白犀毗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饰非”、“美不胜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奶奶用彩笔给我髹器,让我的画变得更漂亮。2. 小学生:我喜欢髹器,每次写作业都会用彩色笔来装饰。3. 初中生:她喜欢髹器,总是穿漂亮的衣服,打扮得很精致。4. 高中生:他的演讲技巧很高超,但是很多时候只是在髹器,掩盖了他的真实想法。5. 大学生:这个公司总是在髹器,宣传自己的产品非常好,但实际上质量并不过关。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有一则故事。齐国有个叫髹器的人,他以装饰器物著称。后来,人们就用“髹器”来形容对事物进行粉饰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用颜料装饰器物的场景,同时想象自己对事物进行装饰的情景,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 词语结构
- 动宾短语。
- 详细解释
- 髹,古代一种用颜色涂饰器物的方法。器,指器物。成语“髹器”比喻粉饰或装饰事物,使其显得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