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雁塔的词语解释
雁塔的意思
拼音:yàn tǎ    注音:ㄧㄢˋ ㄊㄚˇ
基本解释

(1).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有比丘经行,忽见羣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訶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絶,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 如来 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於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瘞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银龕佛影,遥承雁塔之花。”一本作“鴈塔”。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鹤林縈古道,雁塔没归云。”一本作“鴈塔”。 明 杨珽 《龙膏记·成隙》:“听宝磬声传九衢,看雁塔影掛清溪。”
(2).塔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 慈恩寺 中,亦称 大雁塔 。系 唐高宗 为追荐其母而建。今为七层。 唐 代新进士常题名于此。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雁塔》:“塔乃 咸阳 慈恩寺 西浮图院也。沙门 玄奘 先起五层。 永徽 中, 武后 与王公捨钱重加营造,至七层,四周有缠腰。 唐 新进士同榜,题名塔上,有行次之列。 唐 韦 、 杜 、 裴 、 柳 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后常用为中式高举之典实。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关心 雁塔 功名晚,试手乌臺岁月忙。” 明 杨珽 《龙膏记·脱难》:“登紫阁题名 雁塔 ,从今后新风月紧趁逐,旧相思都毕罢。” 清 赵翼 《赠三元钱湘舲》诗:“设令国家更有别科目,不知又领几次 雁塔 名。”参见“ 大雁塔 ”、“ 雁塔题名 ”。

基本含义
雁塔是指唐代时期建于长安城外的一座塔,因其形状酷似飞翔的雁群而得名。成语“雁塔”比喻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地方。
详细解释
雁塔成语的含义是指某个地方或某个时期人才辈出,学术繁荣,有很多优秀的人物或学者。这个成语源于唐代,当时在长安城外有一座名为雁塔的佛塔,因为塔的形状像飞翔的雁群而得名。后来,人们将雁塔这个地名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人才辈出的地方。
使用场景
雁塔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某个时期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情况。可以用在以下场景中:1. 形容一个学术机构或学校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者和人才;2. 形容某个领域或行业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人物;3. 形容某个地方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故事起源
雁塔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的长安城外,当时有一座名为雁塔的佛塔。这座塔的形状非常特殊,像一群飞翔的雁。因为塔的形状和雁群相似,所以人们称之为雁塔。后来,长安城外的雁塔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中心,吸引了众多学者和人才前来学习和交流。因此,雁塔成为了一个象征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地方。
词语结构
雁塔成语的结构是“雁塔”。
例句
1. 这所大学真是一座雁塔,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2. 这个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雁塔。3. 那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很深厚,是一座真正的雁塔。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雁塔这个成语:1. 将“雁塔”这个成语与唐代的雁塔佛塔形状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塔的形状像飞翔的雁群。2. 将“雁塔”与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意义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地方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和学者。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以下内容:1. 长安城与唐代的历史背景;2. 雁塔佛塔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所学校真是一座雁塔,每年都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2. 初中生:这个科研机构是一座雁塔,吸引了很多优秀的科学家。3. 高中生:这个领域是一座雁塔,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人才。4. 大学生:这个城市真是一座雁塔,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才。5. 成年人:这个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雁塔。
(0)
诗文中出现“雁塔”的诗词

登报恩寺塔绝顶

到眼无埃壒,苍茫入素秋。

万家斜照外,千古大江流。

金碧翔霄表,虬龙压石头。

长安称雁塔,此亦旧皇州。

(0)

濮川八景诗·其一福善翠冷

太古烟霞错绣楹,拍天苍翠缬虚明。

擘开千佛无文印,不似空题雁塔名。

(0)

寄二甥

不见吾甥久,相思欲断肠。

龙龛曾听雨,雁塔忆传觞。

白水心常在,青毡业岂荒。

他年看宅相,不独魏元阳。

(0)

春日同许给谏诸文学登明昌塔绝顶

缥缈丹梯此共登,侧身云壑拟飞腾。

天连沧海悬孤屿,人立青霄最上层。

望气几年逢尹喜,传衣何处是卢能。

摩空捧日属吾党,雁塔龙门次第升。

(0)

中条山

崛起巨河边,奔腾欲上天。

远临沧海尽,高与太行连。

大块横为脊,它山立似拳。

土膏经舜耒,石险任秦鞭。

洞黑狂吹雨,峰青冷罩烟。

店荒坛道绝,寺古柏梯悬。

崦漏微茫雪,岩垂淅沥泉。

迸根通砥柱,斜径入闲田。

北笑恒藏宝,西轻华耸莲。

三门遥托迹,五老迥差肩。

落实樵夫拾,灵苗本草传。

柱空擎雁塔,倒影盖渔船。

绘画终无手,封崇必有年。

盐池浮翠霭,董泽媚漪涟。

阴壑乖龙蛰,枯杉冻虺穿。

图经标数郡,神异产群贤。

呼寿嵩何谄,升中泰岂专。

斯文如已矣,此地可终焉。

暂看犹销病,频登合得仙。

许昌休自负,吾什亦铭镌。

(0)

游少林寺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