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好道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明白、有道理,不偏离真实情况或道德准则。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赞美、称赞一个人的言辞正确、明晰,表达对其智慧和见解的肯定。
- 例句
- 1. 他的演讲总是好道,让人听得明白又有启发。2. 这位老师讲课好道,让学生们都受益匪浅。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正确,道理明白,说话偏重于正确和明白。
- 基本解释
(1).好主意。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 周舍 ,你好道儿!你这里坐着,点得你媳妇来駡我这一场。”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章:“别看保长装出了笑脸,心里准是没好道,得提防着点。”
(2).犹好歹。无论如何。《西游记》第三十回:“你们手段不济,奈他不过。好道着一个回来,説个信息是,却更不闻音。”《西游记》第四一回:“这一阵虽不得他死,好道也发个大昏。”
(3).犹好歹。将就;勉强。《西游记》第二十回:“十分你家窄狭,没处睡时,我们在树底下,好道也坐一夜,不打搅你。”《西游记》第二七回:“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4).表示反诘,相当于莫非,难道。《西游记》第四七回:“ 行者 道:‘他敢吃我?’老者道:‘不吃你,好道嫌腥。’”《荡寇志》第七三回:“这老头儿忒好癖,好道有些疯了。”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好道这个成语,可以查阅相关的古代文献,了解更多关于好道的故事和用法。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好道相关的成语,如好言好语、好问则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好道,让我们都能听懂。2. 初中生:他的演讲总是好道,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文章好道,逻辑清晰,观点明确。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他的辩论技巧好道,能够有力地驳斥对方的观点。
- 故事起源
- 好道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的《襄公十四年》一文中。当时,齐国的国君襄公问左师:“君子之道,好之也乎?”左师回答:“好之也。”这里的“好之也”就是最早的好道。这个故事表明了好道的起源,即强调言辞正确、明晰的重要性。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好道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正确地说话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就是好道的。
- 词语结构
- 好道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好”和名词“道”组成。
- 详细解释
- 好道是由“好”和“道”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好”表示正确、善良,而“道”表示说话、言辞。好道的基本含义是指言辞正确,道理明白,说话偏重于正确和明白。好道强调的是言辞的准确和明确,以及对道理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