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而要深入了解一个人或事物的内在本质。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只看外貌而忽视内在的人。
- 例句
- 1. 他虽然外表平凡,但内心善良,我们不能只以貌敬人。2. 不要被他的外貌所迷惑,要以貌敬人。
- 基本含义
- 以貌取人,只看外表而不注重内在品质。
- 基本解释
(1).谓容貌恭敬。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诗:“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2).谓肃然起敬。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见其老,颇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人不可貌相”、“衣冠楚楚”等,来进一步了解人们对外貌的看法和评价。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告诉我不要只看别人的外貌,要以貌敬人。2. 初中生:在班上,有些同学只看别人的衣服和外貌,不注重内在品质,这是不对的,我们要以貌敬人。3. 高中生:社会上有很多人只看外貌而不注重内在,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我们要以貌敬人。
- 故事起源
-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孔子对一个貌美而品行不佳的女子的评价。孔子说:“貌美者,其实多不肖。”这句话意味着外貌美丽的人往往内在品行不佳,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只看外貌,拿着一把尺子在别人的脸上量来量去,表示只注重外貌而不注重内在品质。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貌”和“敬”。
- 详细解释
- 貌敬指的是只看外表而不注重内在品质。这个成语强调了不应该仅仅以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或能力的高低,而应该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