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浅幦 ”。古代用浅毛兽皮做的车轼上的覆盖物。《诗·大雅·韩奕》:“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毛 传:“浅,虎皮浅毛也。幭,覆式也。”《仪礼·既夕礼》:“荐乘车鹿浅幦。” 郑玄 注:“鹿浅,鹿夏毛。幦,覆笭。” 贾公彦 疏:“以鹿夏皮浅毛者为幦以覆式。”
- 基本含义
- 指礼仪上的轻薄,形容不恭敬。
- 详细解释
- 浅幭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浅指轻薄,幭指礼帽上的缨带。合在一起表示对礼节不恭敬、不重视。
- 使用场景
- 浅幭常用于形容人对长辈或上级不敬重,对礼仪不注重的行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遵守规矩的人。
- 故事起源
- 浅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四年》中,故事讲述了鲁僖公与齐庄公会晤时,齐庄公的侍臣对鲁僖公的礼节行为不敬。鲁僖公因此感到被轻视,于是用浅幭来形容这种不恭敬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浅幭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浅”和名词“幭”组成。
- 例句
- 1. 他对长辈的态度总是浅幭,不知道尊重。2. 这位上司对下属的指示总是浅幭,不够认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戴着轻薄的礼帽,表示对礼节不恭敬的态度。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礼仪和尊重相关的成语,如恭敬有加、尊师重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对老师的话总是浅幭,不够恭敬。2. 初中生:他在学校里对长辈的礼仪总是浅幭,需要改进。3. 高中生:他对长辈的态度总是浅幭,缺乏尊重。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遵守礼仪,不要浅幭对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