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入德的词语解释
入德的意思
拼音:rù dé    注音:ㄖㄨˋ ㄉㄜˊ
使用场景
入德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国外学习、工作或生活时,通过积极学习逐渐融入当地文化的情况。也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具备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例句
1. 他在美国留学期间,努力学习英语和美国文化,最终成功地入德了。2. 她通过与外国朋友的交流,逐渐入德了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能逐渐接受和融入外国文化,学习和掌握外国的知识和技能。
基本解释

进入圣人品德修养的境域。《礼记·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郑玄 注:“入德,入圣人之德。”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入德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德高望重”、“入乡随俗”等,以加深对跨文化交流和融入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入德,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语言。2. 初中生:我打算参加一个夏令营,去国外学习,争取能够入德。3. 高中生:为了更好地融入国外的大学生活,我决定在出国前好好学习,争取能够入德。4. 大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我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入德,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社会。5. 成年人:在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努力入德,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故事起源
入德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韩愈的文学家,他曾经在唐明皇的命令下前往外国学习文化。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努力,韩愈成功地掌握了对方国家的文化和知识,并将其带回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来,人们用“入德”来形容韩愈这种进入外国文化的学习过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入德这个成语:1. 将“入”字联想为一个人进入、融入外国文化的形象。2. 将“德”字联想为外国的文化、知识和技能。3. 可以用“学习外国文化,逐渐融入其中”来概括入德的含义。
词语结构
成语“入德”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洁明了。
详细解释
入德是由“入”和“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入”表示进入、融入,而“德”指的是外国文化、知识和技能。入德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努力学习和接受外国文化的过程。
(0)
诗文中出现“入德”的诗词

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

能饥谋艺稷,冒寒思植桑。

少年负奇气,万丈磨青苍。

梦寐见古人,慨然悲流光。

吾道有宗主,千秋朱紫阳。

说敬不离口,示我入德方。

义利分两途,析之极毫芒。

圣学信匪难,要在用心臧。

善端日培养,庶免物欲戕。

道德乃膏腴,文辞固秕糠。

俯仰天地间,此身何昂藏。

胡能追轶驾,但能漱馀芳。

持此木钻柔,其如磐石刚。

中夜揽衣起,沉吟独徬徨。

圣途万里馀,发短心苦长。

及此岁未暮,驱车适康庄。

行远必自迩,育德贵含章。

迩来十六载,灭迹声利场。

闭门事探讨,蜕俗如驱羊。

隐几一室内,兀兀同坐忘。

那知颠沛中,此志竟莫强。

譬如济巨川,中道夺我航。

顾兹一身小,所系乃纲常。

枢纽在方寸,操舍决存亡。

胡为谩役役,斲丧良可伤。

愿言各努力,大海终回狂。

(0)

为陆思远妇作诗

二合兆嘉偶,女子礼有行。

洁己入德门,终远母与兄。

如何耽时宠,游宦忘归宁。

虽为三载妇,顾景愧虚名。

岁暮饶悲风,洞房凉且清。

拊枕循薄质,非君谁见荣。

离君多悲心,寤寐劳人情。

敢忘桃李陋,侧想瑶与琼。

(0)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十一

吾闻包牺氏,爰初辟乾坤。

乾行配天德,坤布协地文。

仰观玄浑周,一息万里奔。

俯察方仪静,隤然千古存。

悟彼立象意,契此入德门。

勤行当不息,敬守思弥敦。

(0)

复性篇

混沌之初,无极太极。理气相涵,冲穆无迹。

阴阳既分,两仪乃立。天五地五,奇耦相得。

五行其气,健顺其德。气至成形,理无不及。

五行之秀,独萃于人。爰有五常,赋予维均。

天命谓性,具于人心。为万物灵,曰有此仁。

仁统四端,万善由生。性主乎静,动而为情。

性无不善,情亦皆真。赤子入井,皆有恻隐。

乍见之时,验此不忍。率之谓道,人人共由。

天叙天秩,典礼优优。天下达道,能离此不。

性为大本,道自川流。但人受性,舜蹠皆同。

气有清浊,随其所钟。清者睿圣,浊者愚蒙。

愚蒙之质,理锢于中。知诱物化,惟欲是从。

五官百骸,顽然一物。以物交物,心乃放逸。

人欲日炽,天理日汨。几希以亡,禽兽为匹。

天生圣贤,作之君师。修道谓教,以觉后知。

尧命虞舜,执中一词。道统之祖,传心在兹。

舜授之为,精一危微。一十六字,该括无遗。

中为性理,纯粹以精。心分人道,理欲难并。

人心甚危,防勿滋萌。道心甚微,养使充盈。

遏之存之,德乃日新。要之执中,不外一敬。

肆则从欲,敬以定命。图念作狂,克念作圣。

唐虞以来,心法默證。迨我孔子,统在师儒。

曰性相近,与气质俱。习善则善,以复其初。

大学之道,明德新民。明德即性,德本自明。

气拘物蔽,如镜蒙尘。先以格致,知之宜真。

诚正而修,行之宜敦。天德既全,王道乃行。

思言性道,大原自天。道不可离,存遏宜先。

戒惧慎独,动静交虔。中和以致,性量乃全。

孟言性善,本乎秉彝。专以理言,邪说皆非。

必称尧舜,人皆可为。尽心知性,以造其理。

存心养性,惟事是履。非外铄我,固有之美。

放心不求,弗思耳矣。洎乎有宋,濂洛关闽。

考亭后出,集其大成。问学是道,德性是尊。

涵养用敬,入德之门。致知力行,毋怠毋昏。

人参三才,惟此性道。天地非大,吾身非小。

万物皆备,及躬自葆。扩而充之,被乎四表。

气质之性,君子弗性。困勉虽劳,生安可并。

反之之功,循序渐进。希圣希贤,匪异人任。

困而不学,暴弃实甚。敬述兹篇,用勉德行。

(0)

送次卿兄还新安

闻君戒明发,值此深秋时。

相送碧山下,殷勤荐离卮。

与君夙通谱,况尔学同师。

所期在闻道,肯为矜文辞。

易通久沦没,遗书亦参差。

向非考亭翁,入德将焉施。

驾言各勇往,实践仍精思。

圣贤去千载,凛凛如在兹。

君归歙水上,岂徒事耘耔。

至言启茅塞,予方日孜孜。

(0)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其一读书亭

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

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

根本会于一,枝叶数万千。

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

兹乃读书旨,涵泳当忘年。

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

亦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

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

众理斯旁通,如海会百川。

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

超然得我心,枘凿非方圆。

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

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

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

祗足骋驰骛,与道实天渊。

瑱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

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

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

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

一旦忽冰释,花柳春无边。

此时案上书,始可付蹄筌。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