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声习的词语解释
声习的意思
拼音:shēng xí    注音:ㄕㄥ ㄒㄧˊ
基本解释

犹言风气习俗。 清 吴敏树 《与篠岑论文派书》:“弟生居穷乡,少师友见闻之益,亦幸不遭声习濡染之害。”

基本含义
指言行举止得体、有礼貌。
详细解释
声习是由“声”和“习”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声指声音,习指习惯。声习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得体、有礼貌。它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良好习惯和高尚的品德。
使用场景
声习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得体、有礼貌。在社交场合、工作环境或家庭中,我们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声习,以展现自己的修养和教养。
故事起源
声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公冶长》。孔子对公冶长说:“你有声习之美。”这句话赞美了公冶长的言行举止得体、有礼貌。
词语结构
声习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声”和“习”。
例句
1. 他的声习非常好,总是彬彬有礼。2. 在社交场合中,保持良好的声习是非常重要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声”字与声音联系在一起,将“习”字与习惯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可以通过多使用这个成语来巩固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声色犬马、声名狼藉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声习。2. 初中生:老师在班级会上表扬了我,说我具备良好的声习。3. 高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声习。
(0)
诗文中出现“声习”的诗词

木兰花慢

流年春梦过,记书剑,入西州。

对得意江山,十千沽酒,著处欢游。

兴亡事,天也老,尽消沈、不尽古今愁。

落日霸陵原上,野烟凝碧池头。风声习气想风流。

终拟觅菟裘。待射虎南山,短衣匹马,腾踏清秋。

黄尘道,何时了,料故人、应也怪迟留。

只问寒沙过雁,几番王粲登楼。

(0)

木兰花慢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0)

社日奉寄君庸主簿

花发社公雨,阴寒殊未开。

初闻燕子语,似报玉人来。

遮眼便书册,挑聋欺酒杯。

声习主簿,勤为拨春醅。

(0)

晚眺

有约舒林眺,亭云带雨痕。

元探深茗碗,时事一荒屯。

暝色归驯鹤,钟声习定猿。

冷然成独往,应在别乾坤。

(0)

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0)

木兰花慢 孟津官舍,寄钦若钦用昆仲泣长安

流年春梦过,记书剑,入西州。
对得意江山,十千沽酒,著处欢游。
兴亡事,天也老,尽消沈、不尽古今愁。
落日霸陵原上,野烟凝碧池头。
声习气想风流。
终拟觅菟裘。
待射虎南山,短衣匹马,腾踏清秋。
黄尘道,何时了,料故人、应也怪迟留。
只问寒沙过雁,几番王粲登楼。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