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通古的词语解释
通古的意思
拼音:tōng gǔ    注音:ㄊㄨㄙ ㄍㄨˇ
基本解释

整个古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上戴山阜,下临絶涧,俗谓之为 鲁般桥 ,盖通古之津隘矣。”《宋书·明帝纪》:“良图莫荐,奇士弗闻,永鉴通古,无忘宵寐。”

基本含义
通古指的是通达古代的智慧和知识,具备了对古代事物的了解和理解。
详细解释
通古一词由“通”和“古”两个字组成。通,意为了解、理解;古,意为古代、古老。通古表示通过学习和研究,了解和理解古代的智慧和知识。
使用场景
通古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古代文化和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历史、文化等方面有广博的知识。
故事起源
通古一词来源于《庄子·逍遥游》:“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庄子在这里用“通古今之变”来形容他对古代和现代事物的了解,表示他能够理解并统一古代和现代的观念和思想。
词语结构
通古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动词“通”和形容词“古”组成。
例句
1. 他对中国古代文化非常通古。2. 这位教授通古之学,对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
记忆技巧
可以将“通古”与“通过古代的学习和研究”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和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文化研究论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要通古,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2. 初中生:他的通古之学让我佩服,他对古代文化的了解非常深入。3. 高中生:通古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起源。
(0)
诗文中出现“通古”的诗词

符读书城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0)

吾乡陈万卿儒者能医见宜春赵守盛称其医药之妙著本草折衷可传

本草有折衷,儒医功用深。

何须九折臂,费尽一生心。

药物辨真伪,方书通古今。

有时能起虢,一剂直千金。

(0)

昼寝

闻说齐州路,遥通古睡乡。

云岩迷傅说,风峡宴襄王。

日月星辰静,山川草木长。

不知三代贵,何似一张床。

(0)

赵道士山水图

悄怆寒山晓,凄迷野水昏。

长桥通古寺,小艇背衡门。

路尽双松上,云生乱石根。

如行南岳暮,遥见祝融尊。

(0)

村市

山暗风屯雨,溪浑水浴沙。

小桥通古寺,疏柳纳残鸦。

苜蓿重沽酒,芝麻旋点茶。

愿人长似旧,岁岁插桃花。

(0)

满庭芳.李老先生庆八十

南极储祥,少微呈瑞,八旬应现人寰。

水云疏散,金鼎炼神丹。

玩尽长春洞府,逍遥占、物外高闲。

无衰老,龟旋鹤绕,相对且怡颜。

殷勤重祷祝,温炉澹炷,劫外旃檀。

念亘初容貌,不许凋残。

通古今如旦暮,蟠桃见、几度华繁。

常常在,金壶碧酒,高会到仙班。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