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验证。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臣闻善谈天者,必徵象於人;工言古者,先考绩於今。” 唐 罗隐 《谗书·解武丁梦》:“ 商 之道削也, 武丁 嗣之,且惧祖宗所传圮坏於我……乃用假梦徵象,以活 商 命。”
2.征候;迹象。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收生婆来到,告诉她还不到时候,并且说了些要临盆时的征象。”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七:“这实在是 中国 目前政治上最重要的征象。”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两个战场》:“直到现在为止,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军队进攻的事件还未停止,并且看不出任何准备停止的征象。”
- 基本含义
- 徵象是指征兆或预兆,可以用来表示某种事物即将发生或表明某种情况的迹象。
- 详细解释
- 徵象是由“徵”和“象”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徵”意为预兆、迹象,“象”意为像、类似。徵象一词常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事件即将发生的迹象,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些暗示或警示。
- 使用场景
- 徵象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些突发事件的迹象或预兆,如自然灾害、政治变化等。也可以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或态度的变化,以及一些事物的发展趋势。
- 故事起源
- 徵象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年》中。故事讲述了当时的襄公看到一只石鹿在城门口向东望的时候,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徵象,表示国家将会兴盛。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人们引申为表示事物即将发生的迹象。
- 词语结构
- 徵象的结构是“名词+名词”,其中“徵”为形容词性名词,表示预兆、迹象,“象”为名词,表示像、类似。
- 例句
- 1. 这场暴风雨是徵象,预示着天气将会变得更加恶劣。2. 他的消沉和沉默是徵象,说明他遇到了一些困难。3. 她的微笑是徵象,说明她对这个消息感到高兴。
- 记忆技巧
- 记忆徵象这个词语可以通过联想法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大象站在一块预兆的牌子旁边,象徵着它即将发生的事情。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预兆和迹象的词汇,如预兆、迹象、徵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昨天晚上的雷声是徵象,说明明天会下雨。初中生:他的眼神是徵象,显示出他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高中生:这个经济数据是徵象,预示着经济将会复苏。大学生:他的言行举止是徵象,表明他对这个工作非常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