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龙旒的词语解释
龙旒的意思
拼音:lóng liú    注音:ㄌㄨㄙˊ ㄌㄧㄨ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君主的权威和威严,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具有权威地位的人或事物。
例句
1. 他手持龙旒,统治着整个国家。2. 这位校长就像是学校的龙旒,引领着教师和学生们。
基本含义
指君主的旗帜或帝王的徽号。
基本解释

龙旗。 南朝 宋 谢灵运 《缓歌行》:“宛宛连螭轡,裔裔振龙旒。” 明 袁袠 《大驾视牲南郊》诗:“日并龙旒出,山将彩仗迎。”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君主制度和帝王的权威象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老师就像是我们幼儿园的龙旒,带领我们一起玩耍。2. 小学生:校长是学校的龙旒,他负责管理和指导老师和学生。3. 中学生:我们班的班长就像是我们班级的龙旒,组织大家参加各种活动。4. 高中生:政府的领导者就是国家的龙旒,他们负责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5. 大学生:教授是学院的龙旒,他们教导我们学术知识和引导我们成长。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故事起源
据《晋书·文苑传》记载,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杨骏的官员,他在位时非常贪污腐败,百姓怨声载道。一天,有人偷偷将一面龙旒放在了他的门前,意在提醒他要谨记君主的权威和责任。杨骏看到后,深受触动,立即改邪归正,努力为民众谋福利。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龙旒”的典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幅画面,画面中有一位君主手持龙旒,威严庄重地统治着整个国家。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龙”和“旒”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龙旒,古代帝王的旗帜,用来象征君主的权威和威严。旒,即旗杆上的旗帜。成语“龙旒”比喻帝王的权威和统治地位。
(0)
诗文中出现“龙旒”的诗词

缓歌行

飞客结灵友,凌空萃丹丘。

习习和风起,采采彤云浮。

娥皇发湘浦,霄明出河洲。

宛宛连螭辔,裔裔振龙旒

(0)

大驾视牲南郊

大路调仙驭,朱旗列禁城。

帝牛三月系,田烛九衢明。

日并龙旒出,山将彩旄迎。

横汾卑汉咏,禋祀秉皇情。

(0)

送伯承之亳州

紫垣朝夕侍龙旒,濠上今为握节游。

双阙梦回秦树远,八公云盖楚山秋。

淮南卧治人称屈,宣室求贤尔最优。

此去遗踪多吏隐,桂枝岩畔且淹留。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