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辩论、演讲或文章等言辞精当、有力、有说服力的情况。也可用于夸奖他人的辞令有力、有说服力。
-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牢辞,让所有听众都被他所说的打动了。2. 这篇文章的逻辑严密,用词精准,真是一篇牢辞之作。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严密、有力、不容置疑。
- 基本解释
坚决辞谢。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四:“若以游艺请,则牢辞固拒,如不愿闻。”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辞令、演讲和文章相关的成语,如“巧舌如簧”、“口若悬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解释非常清楚,让我们明白了这个词语的牢辞含义。2. 初中生:我在辩论比赛中使用了牢辞,成功说服了评委和观众。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逻辑严密,用词精准,堪称牢辞之作。4. 大学生及以上:他的演讲真是牢辞,让所有听众都被他所说的打动了。
-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十四年》是中国古代史书《左传》中的一篇,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事件。当时的鲁国公子兰为了争夺鲁国的继承权,与其他宗室成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公子兰以言辞严密、有力,无懈可击的辞令,打动了众人,最终赢得了继承权。这个事件使“牢辞”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牢辞”与“言辞严密、有力”这个意思联系起来,牢记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牢辞源自《左传·昭公十四年》:“吾语牢,吾诚牢。”意思是言辞严密,说话有力,不容质疑。形容言辞确凿,无懈可击,能够打动人心,使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