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抵节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各种诱惑或困境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正义。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坚守信仰、拒绝诱惑的人,也可以用来表扬那些在困难时不屈不挠的人。
- 例句
- 1. 他在面对金钱的诱惑时能够抵节,坚守自己的原则。2. 她为了保护家人的利益,毅然抵节,不屈服于任何压力。
- 基本含义
- 指在困境或危险中坚守正义、忍受苦难,不屈服于外力或诱惑。
- 基本解释
击节。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一:“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更深入地学习抵节这个成语,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的故事和典故,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抵节故事,以及其他一些历史人物在面对困境时坚守原则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会抵节,不和同学一起欺负弱小的同学。2. 初中生:面对诱惑,我要抵节,不做违法的事情。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要抵节,不作弊。4. 大学生:即使面对困难,我也要抵节,不放弃追求梦想的机会。
- 故事起源
- 关于抵节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抵节”的故事。贾宝玉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被人们称为“抵节”。这个故事成为了抵节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抵节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像一棵树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屈服于外力,这样就能够记住抵节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抵节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抵”和名词“节”组成。
- 详细解释
- 抵节是由“抵”和“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抵”意为抵抗、对抗,表示坚守;“节”意为节操、原则,表示正义。抵节的含义是指在面对困境、危险或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正义,不屈服于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