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不合适、失去分寸,例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言辞粗鲁,或者在工作中没有分寸,不思考后果就做出决策。
-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掉脱地发表了一些不适当的言论,引起了其他与会者的不满。2. 这个学生掉脱地穿着破烂的衣服来上课,没有给自己和其他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言行失去分寸和节制,不守规矩,没有分寸感。
- 基本解释
抛弃。摆脱。《朱子全书》卷十五:“此只説不义之富贵,视之如浮云,不以彼之轻,易吾之重。若义而得富贵,便是当得,如何掉脱得?如 舜 禹 有天下,固説道不与,亦只恁地安处之。”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掉脱相关的成语,如“掉以轻心”、“掉以实心”等,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在课堂上掉脱地闹,老师让他去站在角落反思。中学生:他在考试中掉脱地抄袭了同学的作业,被老师发现了。大学生:他在宿舍里掉脱地开派对,把邻居吵醒了。成年人:他在公司的晚宴上掉脱地喝醉了,给自己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来自于《左传·襄公十一年》的记载。当时,晋国的襄公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他的两个儿子都表现得非常放肆,言行失措,不守规矩。襄公非常生气,对他们说:“你们怎么这么掉脱?!”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裤子掉了下来,暴露出他不应该暴露的部分,这个人就是掉脱的。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的结构是“动词+形容词”,表示一个人的行为失去控制和节制。
- 详细解释
- 掉脱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合规矩,没有分寸,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说什么,缺乏适当的节制和自制力。这种人常常会做出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麻烦和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