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高严通常用于形容正式场合或严肃的氛围,如会议、典礼、法庭等。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态度、举止等,表示庄重认真。
- 例句
- 1. 在庄重的气氛中,他高严地宣读了宪法。2. 会议上,领导人以高严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问题。
- 基本含义
- 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 基本解释
(1).高峻,高大。语本《诗·小雅·节南山》:“节彼 南山 ,维石巖巖。” 陆德明 释文:“巖如字,本或作严,音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制郊宫明堂员,其屋高严侈员,惟祭器员。” 唐 李翱 《舒州新堂铭》:“先时寝坏,有隘其庐,乃作斯堂,高严旟旟。”
(2).高洁整肃。《新唐书·刘伯刍传》:“ 伯芻 风度高严,善谈确,而动与时适,论者少之。”
(3).高逸严整。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上》:“旧见《汉礼乐志房中乐》十七章,观其格韵高严,规模简古,駸駸乎 商 周 之颂。”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和历史故事来了解更多关于“高严”的使用情况和相关的上下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上课时总是高严地教我们知识。2. 初中生:在升旗仪式上,学生们高严地唱国歌。3. 高中生:面对重大考试,我们需要保持高严的态度去备考。4. 大学生:在毕业典礼上,我们穿着学士服,庄重高严地迎接毕业证书的颁发。
- 故事起源
- 高严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汉语中的两个常用形容词组合而成的,用来形容庄重严肃的样子。
-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高严”的方法可以是联想法。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得很高,面带严肃的表情,表示庄重严肃的样子。
- 词语结构
- 高严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个的形容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高严是由形容词“高”和形容词“严”组成的成语,意思是指人的举止、言谈等庄重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