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 胡 人小儿; 胡 人僮仆。 唐 岑参 《卫节度赤骠马歌》:“紫髯 胡 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鬉高。” 唐 苏郁 《咏和亲》:“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 胡 雏虏更多。” 明 汤显祖 《紫钗记·回求仆马》:“不用吹簫《僮约》,结柳 奴星 ,有剪髮 胡 雏。好教你垂鞭接马玉童扶,衣箱别有平头护。”亦指年轻的外国人。 陈三立 《王木斋见过话海上旧游》诗:“轻雷初在楼臺外,閒数胡雏缓缓归。”
(2).对 胡 人的蔑称。亦特用为对 后赵 石勒 、 唐 安禄山 的蔑称。《晋书·石勒载记上》:“年十四,随邑人行贩 洛阳 ,倚啸 上东门 。 王衍 见而异之,顾谓左右曰:‘向者 胡 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驰遣收之,会 勒 已去。”《新唐书·张九龄传》:“ 安禄山 初以 范阳 偏校入奏,气骄蹇, 九龄 谓 裴光庭 曰:‘乱 幽州 者,此 胡 雏也。’” 唐 杜甫 《中夜》诗:“ 胡 雏负恩泽,嗟尔太平人。” 仇兆鳌 注:“负恩泽,追恨 禄山 ,盖自 天寳 初而祸绵不息,致不能为太平之人也。”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 张巡 之守 睢阳 , 玄宗 已幸 蜀 , 胡 雏方炽,孤城势蹙。” 明 刘基 《煌煌京洛行》诗:“妖星入太极, 胡 雏登御床。”
- 基本含义
- 指不成材的人或事物。
- 详细解释
- 胡雏原指胡鸟的雏鸟,因为胡鸟的雏鸟生活在山林中,没有人类的教导,所以成长不良,不能飞翔。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指不成材的人或事物,也指没有经过教育或训练的人。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没有成就或表现不佳。常用于批评、讽刺或调侃他人。
-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胡雏是一种不懂得飞翔的鸟类,因为没有接受到正确的指导和培养,所以无法成为一只能够飞翔的鸟。这个比喻后来被用来形容没有经过教育或训练的人。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例句
- 1. 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个胡雏。2. 这个项目的结果很糟糕,完全是个胡雏。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胡雏”想象成一只小鸟,它没有接受过正确的教育和培养,所以无法飞翔。通过这个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成语相关的知识,比如学习成语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在数学考试中却是个胡雏。2. 初中生:这个班级里有很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他们都是胡雏。3. 高中生:这个运动队在比赛中表现不佳,全都是一群胡雏。4. 大学生:他虽然是个大学生,但在专业知识上却是个胡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