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彤弓和卢弓。古代天子用以赏有功的诸侯或大臣。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投彤卢而不弯,非繁弱之不劲也,坐莫赏焉。”
- 基本含义
- 形容红得发紫,形容非常红。
- 详细解释
- 彤卢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红得发紫的程度。彤卢的红色是非常浓烈的,可以形容物体颜色非常鲜艳、浓烈,甚至红得发紫。
- 使用场景
- 彤卢可以用来形容花朵、夕阳、宝石等物体的颜色非常鲜艳,也可以形容脸颊因为激动、羞愧等原因而红得发紫。
- 故事起源
- 彤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左传》。彤卢最早用于形容人的脸色,后来逐渐扩展到形容物体的颜色。
- 词语结构
- 彤卢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那朵花开得彤卢欲滴,美得让人陶醉。2. 她听到好消息后,脸红得彤卢一片,笑得合不拢嘴。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彤卢与红色联系起来,想象一朵红得发紫的花或者一个红得发紫的脸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颜色相关的成语,如“青黄不接”、“白纸黑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画了一朵彤卢的花。2. 小学生:夕阳西下,天空变得彤卢一片。3. 中学生:听到老师表扬我的时候,我感到脸红得彤卢。4. 大学生:那个宝石的颜色非常鲜艳,彤卢得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