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设在骆驼背上的鼓。 元 袁桷 《龙虎台》诗:“前行节驼鼓,执御各在手。”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三一:“日光未透香烟起,御道声声驼鼓来。”《元史·舆服志二》:“驼鼓……﹝骆驼背﹞上施一面有底铜掆小鼓,一人乘之,繫以毛绳。凡行幸,先鸣鼓于驼,以威振远邇。”
(2).即鼍鼓。战鼓。《西游记》第六回:“那阵上旌旗闪闪,这阵上驼鼓冬冬。”一本作“ 鼉鼓 ”。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腰背微微隆起,形状像驼峰和鼓,比喻人的身材魁梧健硕。
- 详细解释
- 成语“驼鼓”形容人的腰部微微隆起,如同驼峰和鼓一样,暗示这个人的身材魁梧健硕。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男子的体格高大,腰背挺拔,给人以强壮和威武的感觉。
- 使用场景
- 成语“驼鼓”常用于形容人的身材,尤其是男子的魁梧体格。可以用在描述体育运动员、健身教练、军人等身材强壮的人物上。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风貌,给人一种阳刚之气。
- 故事起源
- 关于成语“驼鼓”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它是根据人们对驼峰和鼓的形状的比喻而来的。驼峰代表高大的身材,鼓则代表魁梧的体格,结合起来形成了“驼鼓”的比喻。
- 词语结构
- 成语“驼鼓”由两个单字组成,分别是“驼”和“鼓”。其中,“驼”是指驼峰,表示高大的身材;“鼓”是指鼓,表示魁梧的体格。
- 例句
- 1. 他身材高大,腰部微微有些驼鼓。2. 这位运动员的驼鼓背让他在比赛中更具威慑力。3. 那位健身教练的驼鼓身材让许多人对他的健身方法产生了兴趣。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驼鼓”形象化,想象一个驼峰和鼓形状的人,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身材和体格相关的成语,如“瘦骨嶙峋”、“魁梧”等,来扩展对描述人体形态的词汇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练习游泳很久了,现在的驼鼓背已经变得很挺拔了。2. 初中生:那位篮球运动员的驼鼓身材给对手造成了很大的阻碍。3. 高中生:他的驼鼓背让他在举重比赛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