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只看重个人意见而忽视真相或重要问题的人。可以用于社会、政治、学术等各个领域。
- 例句
- 1. 他总是以人废言,从来不听别人的建议。2. 在辩论中,要注重事实和真相,不要以人废言。
- 基本含义
- 以个人的言论代替真理或客观事实,忽视真正的问题。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以讹传讹”、“以偏概全”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总是以人废言,不听老师的话。2. 初中生:有些同学在班级讨论中总是以人废言,不关心真正的问题。3. 高中生:在辩论比赛中,不少选手都陷入了以人废言的陷阱,导致了讨论的偏离。4. 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应该注重事实和真相,而不是以人废言。5. 成人:社会上有些人总是以人废言,只关心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真正的问题。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代的文学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中。这本书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以人废言一词在书中被用来批评那些只以个人意见为准则的文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分为“以人”和“废言”两部分进行记忆。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讨论问题时,把自己的言论当作真理,而忽视了真正的问题,从而引起他人的批评和不满。
- 词语结构
- 以人废言是由“以”、“人”、“废”、“言”四个字组成的。其中,“以”表示以某种方式,将“人”作为主体,将“废”作为动词,表示废弃或忽视,最后是“言”,指的是言论或言语。
- 词语解释
- yǐ rén fèi yán ㄧˇ ㄖㄣˊ ㄈㄟˋ ㄧㄢˊ
以人废言(以人廢言)
◎ 以人废言 yǐrén-fèiyán
[reject saying because the speaker is what or who he is] 因为某人不好或不喜欢某人而不管他的话是否有道理,概不听取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