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野草塞路而难于通行。《国语·周语中》:“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 韦昭 注:“草秽塞路为茀。”后泛指路途不通。 唐 段成式 《好道庙记》:“是时陆擅蛇虎,水制蛟螭,道茀路絶,一境相恐。”《花月痕》第十一回:“ 痴珠 多情人,既深毁室之伤,復抱堕楼之痛。牵萝莫补,剪纸难招,明知乌鸟伤心,鴒原急难,而道茀难行,力穷莫致。”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岂其道茀不可行,故硕士艰于出世。”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举止庄重。
- 详细解释
- 道茀是由“道”和“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道”指的是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代表着人的品德和修养;“茀”是指端正、庄重的样子。因此,道茀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举止庄重。
- 使用场景
- 道茀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举止庄重的场景。例如,当你想夸奖一个人的品德优良,可以说他是一个道茀之人。
- 故事起源
- 道茀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子罕》。孔子的学生子罕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道德高尚?”孔子回答说:“道德高尚的人就像是瑞雪兆丰年,它不会让人忘记。”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中的“道”和“茀”两个字合并成了“道茀”,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
- 词语结构
- 成语“道茀”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都非常道茀,是个值得尊敬的人。2. 她一直秉持着道茀的原则,为人处事都非常正直。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道茀”。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道路上,端正庄重的样子,这样就能够联想到道茀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的知识,了解更多与道茀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道茀的人,要做到诚实守信。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班长是个道茀之人,他总是帮助别人。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道茀之人,对待他人要有礼貌和尊重。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道茀的榜样,发扬社会正能量。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持道茀的品德,做到诚实守信,以树立良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