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犹身体。 元 高安道 《哨遍·嗓淡行院》套曲:“登踏判躯老瘦,调队子全无些骨巧。” 元 宋方壶 《一枝花·蚊虫》套曲:“不想瘦躯老人根前逞精细。”
(2).亦作“ 躯劳 ”。身段;模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东倾西侧的做些腌躯老,闻生没死的的陪笑。” 凌景埏 校注:“躯老:本指身体,这裡引申作身段解释。” 明 朱权 《冲漠子》第四折:“他则是假躯劳幻世愚眸,被褐怀珠,含素藏脩。”
(3).指摆弄身段。 元 邓玉宾 《村里迓古·仕女圆社气球双关》套曲:“抵多少对舞霓裳按六么,惯摇摆会躯劳,支打猜拏直恁般巧。”
(4).手段。 明 无名氏 《桃符记》第二折:“我这裡慢慢将衣袂撩,可察察脚步儿蹻,则俺这偷期的有许多躯老。”
- 基本含义
- 指年老体弱,力不从心的状态。
- 详细解释
- 躯老是由“躯体”和“老”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躯体指人的身体,老指年老。躯老形容人年老体衰,力不从心,无法胜任工作或活动。
- 使用场景
- 躯老常用于形容人年纪大了、身体虚弱,无法承担较重的工作或活动。可以用于形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中年人或青年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
- 故事起源
- 躯老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可能是民间的口头传说。由于躯老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没有特定的故事与之相关。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躯体”和形容词“老”组成。
- 例句
- 1. 由于年纪大了,他的体力已经躯老,无法再胜任这份工作。2. 虽然他年纪轻,但由于身体原因,已经躯老,无法参加这次长途旅行。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躯老的发音“qū lǎo”与“去老”进行联想,意味着去年老的状态。可以通过与身体衰老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老人走路艰难、弯腰驼背的形象。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年老体弱相关的成语,例如“力不从心”、“残兵败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年纪大了,已经躯老,不能参加我们的户外运动了。2. 初中生:奶奶虽然躯老,但她还是每天坚持做一些简单的体操来保持身体健康。3. 高中生: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和压力,他的身体已经躯老,需要好好休息和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