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潋潋的词语解释
潋潋的意思
拼音:liàn liàn    注音:ㄌㄧㄢˋ ㄌㄧㄢˋ
使用场景
潋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水流的声音,可以用在描写自然景观、旅游景点等场景中。例如,可以用来形容山间溪流的声音、瀑布的声音等。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音乐、歌声等悦耳的声音。
例句
1. 溪水潋潋,清脆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2. 潋潋的琴声如同清泉流淌,让人陶醉其中。
基本含义
形容水流的声音清脆悦耳。
基本解释

(1).水波流动貌。 唐 杨夔 《送郑谷》诗:“春江瀲瀲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復疏。” 宋 苏轼 《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诗:“瀲瀲波头细,疎疎雨脚长。”
(2).犹冉冉。渐近貌。 唐 杜牧 《题齐安城楼》诗:“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瀲瀲落寒汀。” 宋 苏轼 《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弯弯飞桥出,瀲瀲半月彀。”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水流、自然景观相关的词语,如“涓涓”、“潺潺”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音乐、声音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溪水潋潋,小鸟在旁边欢快地唱歌。2. 初中生:山间溪水潋潋,清澈见底,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3. 高中生:潋潋的琴声在宁静的夜晚飘荡,让人陶醉其中。4. 大学生及成年人:在旅游胜地,瀑布的水流潋潋,形成了壮观的景象。
故事起源
潋潋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它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水流的声音。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潋潋这个词语来描写水流的声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潋潋”与清脆悦耳的声音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条溪流流过岩石,发出悦耳的声音,然后将这种声音与“潋潋”联系在一起。
词语结构
潋潋是一个叠字词语,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
详细解释
潋潋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水流的声音。它表示水流声清脆悦耳,如同音乐般动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水流的声音,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声音如歌声、琴声等。
(0)
诗文中出现“潋潋”的诗词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

娟娟云月稍侵轩,潋潋星河半隐山。

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凄风瑟缩经弦柱,香雾凄迷著髻鬟。

共喜使君能鼓乐,万人争看火城还。

(0)

宿望湖楼再和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

夜凉人未寝,山静闻响屐。

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

君胡不相就,朱墨纷黝赤。

我行得所嗜,十日忘家宅。

但恨无友生,诗病莫诃诘。

君来试吟咏,定作鹤头侧。

改罢心愈疑,满纸蛟蛇黑。

(0)

苦雨叹

九渊龙公出忘还,瓦沟垂溜声淙潺。

茫茫大泽北际海,潋潋平湖南浸山。

吾庐四望路俱断,蛙黾争雄乱昏旦。

漏床腐席夜失眠,湿灶生薪朝不爨。

今年十分喜有秋,岂知青秧出禾头。

老夫一饱复缪悠,听儿读书宽百忧。

(0)

题齐安城楼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0)

戏遣老怀五首·其三

儿时万死避胡兵,敢料时清毕此生。

已迫九龄身愈健,熟观万卷眼犹明。

深深小坞梅初动,潋潋清溪水欲平。

安得飘然从此逝,缑山风月听吹笙。

(0)

小饮西湖,怀欧阳叔弼兄弟,赠赵景贶、陈履常

岁暮自急景,我闲方缓觞。

欢饮西湖晚,步转北渚长。

地坐略少长,意行无涧冈。

久知荠麦青,稍喜榆柳黄。

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

水天鸥鹭静,月露松桧香。

抚景方晼晚,怀人重凄凉。

岂无一老兵,坐念两欧阳。

我意正麋鹿,君材亦圭璋。

此会不可再,此欢不可忘。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