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禁绝。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仙法欲止絶臭腥,休粮清肠。” 宋 王溥 《五代会要·刺史》:“今后刺史、县令,显有政能,观察使审详事状,闻奏朝廷,当议奬擢。百姓、僧道不得举请,一切止絶。”
- 基本含义
- 停止,中断某种行为或状态
- 详细解释
- 止绝是一个动词短语,由“止”和“绝”两个汉字组成。止意为停止,绝意为中断。它表示停止某种行为或状态,使之不再继续进行。
- 使用场景
- 止绝常用于形容停止不好的行为或状态,有时也用于提醒人们停止过度追求某种事物或欲望。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场景。
- 故事起源
- 止绝这个成语源于《诗经·秦风·蒹葭》:“蒹葭之齐,施于中谷,维叶萋萋。百穀攸同,靡有夏繁。维莼与菹,畴以辅翼。”其中“靡有夏繁”一句中的“夏繁”即指过度繁荣。后来,人们将“靡有夏繁”引申为“止绝”,用来形容停止过度繁荣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动词“止”和动词“绝”组成。
- 例句
- 1.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立刻止绝了不好的行为。2. 这个项目的效益不好,我们应该考虑止绝它。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止绝”记忆为“停止绝对不好的行为”,通过与“绝对不好”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止绝”相关的成语,如“绝迹”、“止步”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到老师的警告后,立刻止绝了在课堂上交头接耳的行为。2. 初中生: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止绝乱扔垃圾的行为。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我决定止绝上网游戏,全力投入学习。4. 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我决定止绝浪费时间的娱乐活动。5. 成年人:为了减少工作压力,我每天晚上都会止绝使用手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