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封赠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国家、政府或组织对个人或团体的表彰和奖励。在现代社会,它也可以用于描述对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社会贡献方面的奖励和表彰。
- 例句
- 1. 国家领导人亲自为他封赠了最高荣誉勋章。2. 学校封赠了他优秀学生的称号,以表彰他在学术上的成就。
- 基本含义
- 授予荣誉或奖励
- 基本解释
(1).封建时代推恩臣下,将官爵授予其父母。父母存者称封,死者称赠。封赠之制,起于 晋 与 南朝 宋 ,至 唐 始备。最初仅及于父母, 唐 末 五代 以后,始上追曾祖、祖、父母三代,往往以子孙的官位为赠。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宰相赠本生父母官》:“封赠先世,自 晋 宋 以来有之,迨 唐 始备。然率不过一代,其恩延及祖庙者絶鲜,亦未尝至极品…… 唐 末 王季 ,宰辅贵臣,始追荣三代,国朝因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封赠》:“ 元 许有壬 言:今制,封赠祖父母,降於父母一等。则 元 时封赠先世,亦尚有差别。本朝令甲,一二品封三代,三品以下封二代,六品以下封一代,皆用其本身官秩,并许以本身封典回赠其祖。则例封一代者,实亦得封二代。”
(2).泛指一般的封号。 鲁迅 《花边文学·正是时候》:“ 关岳 ,是 清朝 屡经封赠的神明,被 民 元革命所闲却。”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了解封赠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封赠了“优秀学生”的奖状。2. 初中生:他因为在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被学校封赠了“数学之星”的称号。3. 高中生:他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受到了校长的封赠。4. 大学生:他因为在大学期间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被学校封赠了“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 故事起源
- 封赠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古代,君主常常会将封号赐予功勋卓著的臣子或将军,以示嘉奖和表彰。这种封赠的行为被后人总结为“封赠”,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封赠”这个成语与国家授予荣誉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得到国家或组织的封号和奖励,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封赠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封”和“赠”。
- 详细解释
- 封赠是一个动词成语,指授予人以荣誉、奖励或封号。它通常用于描述国家或君主将封号赐予功勋卓著的臣子或将军,以示嘉奖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