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寄书的词语解释
寄书的意思
拼音:jì shū    注音:ㄐㄧˋ ㄕㄨ
基本解释

传递书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赋》:“亲友离絶,妻孥流转; 玉关 寄书, 章臺 留釧。”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 宋 陆游 《箜篌谣寄季长少卿》之二:“寄书何时到, 江 汉 春茫茫。”《水浒传》第三一回:“他知道我杀了 阎婆惜 ,每每寄书来与我,千万教我去寨里住几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忽有客自 东粤 来,寄 陶生 函信。发之,则嘱姊归焉。考其寄书之日,即妻死之日。”

基本含义
通过书信传递信息或表达思念之情。
详细解释
寄书是指通过书信的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思念之情。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远离彼此的情况下,通过写信来沟通思想、传递消息或表达感情的行为。寄书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交流方式,也是人们心灵相通的纽带。
使用场景
寄书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情境,如描述两地相隔的恋人、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或者描述在战争、流亡等特殊情况下,通过书信来传递信息的情景。此外,寄书也可以用于比喻通过文字、书信等方式传达思想、观点或信息。
故事起源
寄书这个成语源自《汉书·王莽传》中的一则故事。据说当时王莽夺取了汉朝的皇位,他的政权受到了大规模的抵抗和反对。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有人写信给王莽的妻子,希望她能通过书信来传达抗议和反对的声音。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通过书信来传递信息、表达心声的力量。
词语结构
寄书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寄”和名词“书”组成。
例句
1. 他寄了一封信给我,表达了对我的思念之情。2. 在异乡他寄书回家,让家人知道他的近况。3. 通过寄书,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传递心灵的声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寄书这个成语:1. 关联记忆:将“寄书”与写信、传递信息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直观的记忆印象。
2. 反复操练
多次复述、使用寄书这个成语,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寄书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书信相关的文化和习俗,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历史背景下人们的书信交流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寄了一封信给我的笔友,告诉他我过生日了。2. 初中生:她每天放学后都会寄一封信给她的爷爷奶奶,告诉他们学习的情况。3. 高中生:我寄了一封感谢信给老师,表达我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0)
诗文中出现“寄书”的诗词

杂诗三首·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0)

沁园春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0)

刘禅奴弹琵琶歌

乐府只传横吹好,琵琶写出关山道。

羁雁出塞绕黄云,边马仰天嘶白草。

明妃愁中汉使回,蔡琰愁处胡笳哀。

鬼神知妙欲收响,阴风切切四面来。

李陵寄书别苏武,自有生人无此苦。

当时若值霍骠姚,灭尽乌孙夺公主。

(0)

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0)

题苏武牧羊图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0)

秋日东郊作

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浅薄将何称献纳,临岐终日自迟回。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