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古代母丧时子服齐衰所执的木杖,用桐木削成。《仪礼·丧服》:“苴杖,竹也;削杖,桐也。” 胡培翚 正义引《白虎通》云:“父以竹,母以桐。”后因以“削杖”指母丧。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孙氏》:“卿当大凶,非苴杖,即削杖。” 清 钱谦益 《毕封君八十寿序》:“府丞公以知兵见推择,衔命募兵 江 淮 ,又未几,以削杖归。”
- 基本含义
- 削去拐杖,指病愈、康复。
- 详细解释
- 削杖这个成语源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故事。故事中,范睢蔡泽因病而瘫痪,他的朋友曹参为了帮助他康复,用刀削去了他的拐杖。削去拐杖后,范睢蔡泽成功康复,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学者。因此,削杖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病愈、康复。
- 使用场景
- 削杖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康复或者恢复元气。可以用于描述病人康复后重新恢复正常生活,也可以用于比喻事物从困境中摆脱,重新焕发活力。
- 故事起源
- 削杖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蔡泽因病而瘫痪,曹参为了帮助他康复,削去了他的拐杖。范睢蔡泽康复后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学者,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削杖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削杖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削”表示削去,摒弃,而“杖”则指拐杖。
- 例句
- 1. 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终于削杖而起,恢复了正常生活。2. 这个企业经历了一次危机,但成功削杖重生,重新崛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削杖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经历了艰苦的努力,最终削去了拐杖,重新站起来的场景,以此来记忆削杖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康复、恢复有关的成语,如“起死回生”、“重获新生”等,可以帮助扩展对削杖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他终于削杖而起,重新回到了学校。2. 初中生:这个球队经历了一段低迷期,但他们成功削杖重生,最终获得了冠军。3. 高中生: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她终于削杖而起,重新追逐她的梦想。4. 大学生:这家公司经历了一次危机,但他们成功削杖重生,重新占领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