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异状常用于描述突发事件、异常表现或出人意料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异状来形容某人的举止怪异、表情异常或外貌变化;在描述事物时,异状可以指某个物体的变形、损坏或失去原有的特征等。
- 例句
- 1. 他最近的行为异常,一直保持着异状。2. 这个地区的天气一直处于异状,时而闷热,时而寒冷。3. 这幅画的色彩斑斓,给人一种异状的美感。
- 基本含义
- 指与正常状况不同的状态或情况。
- 基本解释
◎ 异状 yìzhuàng
(1) [strange state]∶奇特的外形
(2) [unusual situation or condition]∶反常的情形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异状相关的成语,例如异香异味、异曲同工等。同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新闻来增加对异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我看到一只异状的猫,它的毛色特别漂亮。2. 初中生:他在课堂上突然发出异状的笑声,引起了全班的注意。3. 高中生:最近他的穿衣风格变得异状,总是穿一些奇怪的服装。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进展一直异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快进度。
- 故事起源
- 异状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用来形容骏马在奔跑中的姿态。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引申为形容一切与正常状况不同的状态或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异状与“不同寻常”、“与众不同”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也可以将其与某个具体的场景或形象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异状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异”和“状”。其中,“异”表示与正常不同,而“状”表示状态或情况。
- 详细解释
(1).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情态。《荀子·正名》:“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 唐 杜牧 《题池州弄水亭》诗:“四时皆异状,终日为良遇。” 宋 王安石 《化成阁》诗:“却畧罗翠屏,秀色各异状。”
(2).奇异的形状。《山海经·大荒东经》“ 帝俊 生 黑齿 ” 晋 郭璞 注:“故其后世所降育,多有殊类异状之人。” 唐 杜甫 《石研诗》:“巨璞 禹 凿餘,异状君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