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精力充沛、有余力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还有未尽的力量或能量。它适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工作、学习、运动等。
- 例句
- 1. 虽然工作了一整天,但他仍然有余热去参加晚上的聚会。2. 运动后,他感到身体充满了余热,精力充沛。
- 基本含义
- 指事物或人的剩余能量或力量。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余热有关的成语或词语,例如“余勇可贾”、“余音绕梁”等。这些成语或词语都与剩余的能量或力量有关,可以帮助拓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完成了作业后还有余热去玩游戏。2. 初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都感到有余热,纷纷参加各种兴趣班。3. 高中生:参加完社会实践活动后,我们还有余热去做志愿者工作。4. 大学生:毕业后,我还有余热去创业,不愿意安于现状。5. 成年人:工作之余,我还有余热去学习新的技能,提升自己。
- 故事起源
- 关于余热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通过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热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物体所具有的温度和热量的能力。而余热则表示在完成某项任务后所剩余的热能或力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理解为人们观察和总结生活中的现象,形成的一种描述剩余能量或力量的方式。
- 英文翻译
1.afterheat; waste heat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完成一项任务后,身体充满了热能,还有余热可以用于其他活动。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 词语结构
- 余热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1).残馀的暑气。 隋 孙万寿 《别赠》诗:“高斋屏餘热,珍簟宿轻寒。” 宋 杨万里 《豫章江皋二绝句》之一:“幸自轻阴好片秋,如何餘热未全休?”
(2).生产过程中馀下的热量。《半月谈》1982年第21期:“我国最大的馀热发电站,在 湖北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建成并开始发电。它是利用铜反射炉冶炼过程中的余热发电的。”
(3).比喻老年人的作用。《文汇报》1984.1.22:“1200多位离休干部欢聚一堂,交流离休后发挥余热、多作贡献的经验。”《光明日报》1984.9.7:“我还有精力能为社会献点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