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陷溺。指困于水灾。亦指水患,灾害。《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 孔颖达 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无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灾也。 郑 云:‘昏,没也;垫,陷也。 禹 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久痗昏垫苦,旅舘眺郊歧。” 宋 王安石 《上龚舍人书》:“比闻天子念东南之民困于昏垫,輟侍从之臣,亲至其地以劳徠安集之。” 清 魏源 《筹河篇下》:“ 沁水 浊悍衝决,使北行入 运 ,则 卫辉 必有昏垫之虞。”
- 基本含义
- 昏昏沉沉的样子,形容疲倦或困乏。
- 详细解释
- 昏垫是由“昏”和“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昏”指的是头脑迷糊,意识不清醒,“垫”指的是垫子。昏垫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疲倦或困乏时的状态,就像在脑袋下垫着一块让人昏昏沉沉的垫子。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疲惫不堪、精神不集中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工作过度、学习疲劳或生活压力过大等情况下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昏垫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可以推测这个成语的来源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情景有关。当人们长时间工作、学习或熬夜后,往往会感到疲倦不堪,头脑昏昏沉沉,就如同在脑袋下垫着一块昏昏沉沉的垫子,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形式。
- 例句
- 1. 她工作太辛苦了,每天下班回来都像是昏垫一样。2. 经过一天的旅行,他感到筋疲力尽,一躺下就像是昏垫一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昏垫”联想为头脑迷糊、昏昏沉沉的状态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疲倦时脑袋下垫着一块昏昏沉沉的垫子,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疲倦、困乏相关的成语,如“疲于奔命”、“筋疲力尽”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上完体育课后,我感到非常昏垫,差点睡着了。2. 初中生:期末考试前几天,我每天都要复习到很晚,结果考试时感觉自己像个昏垫一样,无法集中注意力。3. 高中生:为了准备高考,我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有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像是昏垫一样,非常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