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舌人的词语解释
舌人的意思
拼音:shé rén    注音:ㄕㄜˊ ㄖㄣˊ
使用场景
舌人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有口才的人,尤其是在辩论、演讲或争论的场合中。它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的辩才和口才,也可以用来讽刺一个人善于说话却缺乏实际行动。
例句
1. 他是个真正的舌人,无论在辩论赛还是演讲比赛中,他总是能够说服听众。2. 虽然他是个舌人,但是他常常只是空谈,缺乏实际行动。
基本含义
指能言善辩的人,也称为舌辩之人。
基本解释

古代的翻译官。《国语·周语中》:“故坐诸门外,而使舌人体委与之。” 韦昭 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地理》:“译语人曰象胥,又曰舌人。” 清 赵翼 《同北野潄田观西洋乐器》诗:“年深习汉语,无烦舌人译。”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舌人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口才和辩论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口若悬河”、“辩才无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舌人,经常在班级讨论中能够很好地说服我们。2. 初中生:虽然他是个舌人,但是我们不喜欢他总是喋喋不休地争论。3. 高中生:她是个真正的舌人,无论是在辩论赛还是演讲比赛中,她总是能够赢得观众的掌声。
故事起源
关于舌人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是,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注重言辞和辩论的重要性。
记忆技巧
要记忆和理解舌人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具体的场景或形象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讲台上,用舌头说话,口若悬河,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点。
词语结构
舌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舌”表示舌头,而“人”表示人类。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详细解释
舌人是指能够巧妙运用口才和辩论能力的人。这类人通常善于辩驳、争论和说服他人。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语言,以说服力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近义词

译员

(0)
诗文中出现“舌人”的诗词

偶作

君子称一善,馨香遍九垓。

小人妒一善,处处生嫌猜。

口如暴死人,铁尺拗不开。

稂莠蚀田髓,积阴成冬雷。

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

(0)

故侍御安城钟公哀挽

乌府初持宪,彤庭首抗章。

重渊思取日,三伏遽飞霜。

舌人何挤,捐躯独可伤。

凭谁司国是,空自沮台纲。

北极枢旋正,前星色再扬。

褒忠光隧室,诛佞榜朝堂。

未觉英魂散,偏怜庆泽长。

宸衷矜寡妇,恩典及诸郎。

愧我生虽后,书公传最详。

正观毛发耸,昌诵齿牙香。

漫尔编芸帙,无由奠桂浆。

青松碑石古,白草墓台荒。

肖像千金在,怀人一鉴亡。

感时歌楚些,清泪欲浪浪。

(0)

汉祖天师口诀

铅抽髓,髓抽精,精髓相合丹必成。

一斤水银十七两,一两变化是铅精。

将此铅精作大丹,老子九转入生研。

一两水银特牛刀,服之令人貌若仙,貌若仙兮筋骨坚。

筋骨坚强返枯槁,截舌人间不须道。

未能隐显出没藏,切须慎口莫颠狂。

若教上界天神怒,恐遭非横及刀光。

(0)

日本杂事诗·其六十二

东方乐久忘夷靺,上古文难辨隶蝌。

欲藉舌人通寄象,只须五字熟摩多。

(0)

偈七首·其三

月月初一十五,处处槌钟打鼓。

若不毁谤禅道,便是呵骂佛祖。

尽道慈悲接人,毕竟无过于此。

承天鼻孔笑伊,直是未敢相许。

坐人舌头即不无,争教无舌人解语。

(0)

纪事二十四首·其九

甘隶西征领右军,几凭青鸟致殷勤。

舌人不惜为毛遂,半为宗都半为君。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