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塘报的词语解释
塘报的意思
拼音:táng bào    注音:ㄊㄤˊ ㄅㄠˋ
使用场景
塘报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说话夸张、言过其实,或者传播虚假、不切实际的消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使用塘报来批评那些夸大事实、说话不负责任的人,或者警示他人不要轻易相信不实的消息。
例句
1. 他的报告总是塘报,夸大事实,不切实际。2. 别听他的塘报,他经常说话不负责任。
基本含义
指不切实际的报告或消息,形容言过其实或夸大其词。
基本解释

(1).军事情报。亦指专职传递紧急军情报告的人。 明 单本 《蕉帕记·陷差》:“小官今日见塘报,那 兀朮 会同 刘豫 围住 白鹿冈 一带了。”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塘报》:“今军情紧急走报者,国初有刻期百户所,后改曰塘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师》:“忽接塘报,本月二十一日北兵已入 淮 境。” 清 李渔 《比目鱼·骇聚》:“昨日,左营裨将有塘报寄来。” 清 钱谦益 《承事郎郭君墓志铭》:“ 魏潭 至 荔川 数百里,举烽燧,设塘报,一夕数惊。”
(2).邸报。 明 张居正 《奉谕拟辽东赏功疏》:“该同官大学士 吕调阳 等,録示阁中题稿,并该镇塘报,传奉圣意,欲臣议拟处分。”《明史·陈新甲传》:“一日,所遣职方郎 马绍愉 以密语报, 新甲 视之置几上。其家僮误以为塘报也,付之抄传。於是言路譁然。”
(3). 清 代自京至省,驿站设有塘兵,沿途接替递送。后来发行报纸,塘报废。
(4). 浙 东一带赛会时,由一个化装的孩子骑马先行,预示赛会队伍即将到来,称“塘报”。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

延伸学习
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夸大其词、言过其实等,可以扩展对于塘报这种不切实际的报告或消息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的塘报,我们不要轻易相信。2. 初中生:他的作文总是写得很夸张,像是塘报一样。3. 高中生:政府发布的经济增长数据是否真实,还是塘报?4.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塘报式的言论,要慎重对待。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故事起源
关于塘报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成语的含义和构成可以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古代人们常常依靠水塘的水源来维持生活和农作物的灌溉。如果有人夸大水塘的水量或者报告水塘的情况不符合实际,那么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报告或消息,就像是塘报一样。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塘报”这个成语,可以联想水塘的形象。想象一个夸大其词的人站在水塘边,口中喷发出夸张的报告,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塘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规则。
详细解释
塘报是由“塘”和“报”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塘”指的是水塘,是一种围起来的水池;“报”指的是报告或消息。在古代,水塘是供人饮水和灌溉农田的重要设施,因此,塘报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指不切实际的报告或消息,比喻言过其实或夸大其词。
(0)
诗文中出现“塘报”的诗词

从军行赠程生

留都十月九塘报,程生拍手向东笑。

三百斤石一手提,自典冬衣买乌号。

玄霜十月道途难,雪花如石打马鞍。

敝衣三尺不掩体,尚说淮南飞不寒。

自从和议成反复,正使羁囚尚书戮。

天子咨嗟发帑金,经略提兵过鸭绿。

材官猛士气如云,玉刻腰带金麒麟。

朝廷岂无胡都堂,人问不少戚将军。

往闻倭奴寇浙时,义乌贵者至千人。

倭奴机关亦易与,结羊挥扇驱妇女。

十步一伏九步连,八尺神刀吼秋雨。

程君切玉如切肉,倭刀虽强不过玉。

(0)

送李季宣比上·其二

策蹇迎霜去,冲风逆雁行。

梦中呼小玉,瓮底拜荆卿。

驿路听塘报,寒冬怯水程。

预知廷对策,多半是谈兵。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