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古代宾客始到时宾主升堂主人拜宾的礼仪。《仪礼·聘礼》:“礼不拜至。” 贾公彦 疏:“此文承执玉帛之下聘臣事,据《乡饮酒》,宾主升堂,主人有拜至之礼。此宾昨日初至之时,主人请宾行礼,宾言俟閒,此时宾已至矣,故聘时不拜至。”《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郑玄 注:“拜至,谓始升时拜,拜宾至。” 孙希旦 集解:“拜至,主人於宾之初至而拜之也。”
- 基本含义
- 表示非常崇敬或敬重。
- 详细解释
- 拜至是由“拜”和“至”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拜的意思是向某人表示崇敬或敬重,至的意思是到达。拜至的意思是非常崇敬或敬重到达某人的地步。
- 使用场景
- 拜至常用于形容对某人非常崇敬或敬重的情感。可以用来形容对老师、长辈、名人或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
- 故事起源
- 拜至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学者。据说,这位学者非常崇拜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常常到这位文学家的家中去拜访并向他学习。一天,他乘船去拜访这位文学家,但因为突然起了大风,船只无法靠岸。学者为了表示自己的崇敬,就跳进了水中,一直游到文学家家的门口,表示自己非常崇敬他。后来,人们就用“拜至”来形容对某人非常崇敬的情感。
- 词语结构
- 拜至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拜”和副词“至”组成。
- 例句
- 1. 他对老师的敬意如滔滔江水,拜至之情溢于言表。2. 她对父母的孝敬如拜至,从不让他们操心。3.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对前辈科学家的贡献深感敬佩,将他们视为拜至的对象。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拜至”与“非常崇敬”、“敬重到达某人的地步”等词语进行联想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拜访偶像时,感到非常崇敬和敬重的情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拜谒”、“拜访”等,以丰富词汇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我的老师拜至,因为她教我很多知识。2. 初中生:我对我的偶像拜至,他是我人生的榜样。3. 高中生:我对我的父母拜至,他们是我永远的支持者和榜样。4. 大学生:我对我的导师拜至,他是我在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5. 成年人:我对那位伟大的科学家拜至,他的研究成果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