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骠信的词语解释
骠信的意思
拼音:piào xìn    注音:ㄆㄧㄠˋ ㄒㄧㄣˋ
使用场景
骠信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行和言行非常可靠,值得信赖。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诚实和真实可信的品质。
例句
1. 他的话一向骠信,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的承诺。2. 他是个骠信的人,从来不说谎。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言行极其真实可靠,毫不虚假。
基本解释

指古南蛮诸国的国君。《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子 寻閤劝 立,或谓 梦凑 ,自称‘驃信’,夷语君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自下手筑城日举烽,直至 大渡河 ,凡九十三日,楼櫓矗然,旌斾竟不行,而驃信讋慄不暇,兵以诈胜,斯之谓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 杨干真 灭 大长和国 ,拥立 赵善政 为骠信,国号 大天兴 ,又名 兴源国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诚实、可信等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有信”、“守信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说话一直很骠信,从来不骗我。2. 初中生:老师是一个骠信的人,他说的每句话我们都可以相信。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骠信的人才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故事起源
骠信一词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魏国有位名叫骠信的将军,他以勇猛善战、忠诚可靠而闻名于世。他在战场上总是言行一致,真心实意,因此他的部下都对他非常信任,将他视为楷模。后来,人们用“骠信”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真实可靠,毫不虚假。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骠信这个成语。可以将“骠”联想为勇猛的马,而“信”则是指真实可信。将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可以想象一个勇猛有力的马,代表一个人的言行真实可靠,毫不虚假。
词语结构
骠信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详细解释
骠信是由“骠”和“信”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骠”意为勇猛,有力,“信”意为真实可信。骠信形容一个人的言行非常真实可靠,毫不虚假,能够做到言行一致,真心实意,不言而信。
(0)
诗文中出现“骠信”的诗词

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其十三安南

西戎始定南蛮起,都护能摧骠信威。

万里封疆万户口,一麾风雨尽收归。

(0)

感事·其一

久戍榆关夜枕戈,男儿意气渐消磨。

閒吟河上清人赋,愁听山头敕勒歌。

斗起乡邻甘闭户,衅生狼虎为争窠。

边楼筹笔休言苦,骠信南侵患正多。

(0)

孔府判野耘尝宦云南今以馀瘴多病意欲休官因读唐书南诏传为此二诗问其风俗·其一

万里蚕丛国,西南出漏天。

吐蕃唐徼接,越巂汉疆连。

参井星躔外,岷峨雪界边。

䍧船元下粤,剑栈忽朝燕。

骠信狂图歇,苴咩险要镌。

称元更号谓,督爽革官联。

慰谕开行府,咨诹肃使权。

贝仍通一觅,土尚锡双田。

饰齿金兼漆,充衣卉与毡。

瓜匏冬更实,桃杏腊尤妍。

混壹良堪喜,诛求或未悛。

霜威才莅止,舆诵总驩然。

归橐无蛮货,征袍有瘴烟。

□曾甘鞅掌,由此困沉绵。

柔远华风浃,同文译史传。

愿闻谈土俗,王会纂周篇。

(0)

孔府判野耘尝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

万里蚕丛国,西南出漏天。
吐蕃唐徼接,越巂汉疆连。
参井星躔外,岷峨雪界边。
{左牛右羊}船元下粤,剑栈忽朝燕。
骠信狂图歇,菜场咩险要镌。
称元更号谓,督爽革官联。
慰谕开行府,咨诹肃使权。
贝仍通一觅,土尚锡双田。
饰齿金兼漆,充衣卉与毡。
瓜匏冬更实,桃杏腊尤妍。
混壹良堪喜,诛求或未悛。
霜威才蒞止,舆诵总驩然。
归橐无蛮货,征袍有瘴烟。
□曾甘鞅掌,由此困沉绵。
柔远华风浃,同文译史传。
愿闻谈土俗,五会纂周篇。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