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工作或学习中勉强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的情况。例如,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只是勉强完成任务,没有尽力去做,可以用“苟完”来形容他的表现。
- 例句
- 1. 他这次考试只是苟完了,没有认真复习,所以成绩很差。2.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只是苟完了任务,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导致项目失败。
- 基本含义
- 指勉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
- 基本解释
大致完备。《论语·子路》:“子谓 卫 公子荆 :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宋 苏轼 《超然台记》:“於是治其园圃,絜其庭宇,伐 安丘 、 高密 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清 陈梦雷 《木瘿瓢赋》:“顺逆由天,屈伸以理,或直节以孤标,或委蛇而受訾,彼樛曲之苟完,非本愿之得已。”
-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与勉强完成相关的成语,如“敷衍了事”、“马马虎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只是苟完了作业,没有仔细检查。2. 初中生:他虽然只是苟完了这个项目,但是还是得到了好评。3. 高中生:考试前一天晚上,我只能苟完一些重点知识点,其他的没时间看了。
- 故事起源
- 苟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东京梦华录》一书中。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时,有个叫苟子容的人,他懒散好逸恶劳,整天只顾贪图享乐,没有任何责任感。有一天,苟子容被任命为官府的一名官吏,他对自己的工作不上心,只是勉强完成任务。后来,苟子容因为工作不力被罢官,从此成了人们口中的“苟完”。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苟完”拆分开来记忆。苟可以联想为“勉强”,完可以联想为“完成”。这样,我们可以将苟完理解为勉强完成,达到目标。
- 词语结构
- 苟完的结构是“苟”+“完”,其中,“苟”是副词,表示勉强、勉强;“完”是动词,表示完成、结束。
- 详细解释
- 苟完是由“苟”和“完”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苟”指勉强、勉强;“完”指完成、结束。苟完的含义是勉强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强调只是勉强达到,没有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