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玉徽的词语解释
玉徽的意思
拼音:yù huī    注音:ㄧㄩˋ ㄏㄨㄟ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举止文雅的场合。可以用来赞美有修养、有教养的人,也可用来嘲讽那些言行不当、举止粗俗的人。
例句
1. 他一直保持着玉徽的品德,深受大家的尊敬。2. 这位老师举止文雅,言谈举止都很有玉徽。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庄。
基本解释

玉制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梁书·文学传上·庾肩吾》:“故玉徽金铣,反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 郢 中之听。” 唐 宋之问 《放白鹇篇》诗:“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宋 陆游 《到家旬馀意味甚适戏书》诗:“石鼎颼飀闲煮茗,玉徽零落自修琴。”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文人士人的标志,了解古代士人的礼仪和修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班主任很有玉徽,对我们学生很和蔼。2. 初中生:老师教育我们要有玉徽的品德,做一个有修养的人。3. 高中生:在学校里,只有那些有玉徽的同学才能受到大家的尊敬。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玉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故事起源
关于“玉徽”的故事并不明确,但与古代文人士人的标志有关。在古代,士人常佩戴玉徽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品德。因此,成语“玉徽”就是用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玉徽”与品德高尚、举止端庄的形象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形容词 + 名词
详细解释
成语“玉徽”由“玉”和“徽”两个字组成。其中,“玉”指美玉,象征高尚品质;“徽”指佩戴在衣物上的装饰品,也是古代士人的标志。因此,“玉徽”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庄。
(0)
诗文中出现“玉徽”的诗词

废琴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0)

放白鹇篇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

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

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

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

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0)

奉答尧夫先生金雀石砚诗

般阳有山名金雀,山发清辉产奇璞。

望气尝言玉宝藏,贾胡几遣良工度。

金刚宝钻竞穷搜,百里青苍困镵凿。

琼瑰未获得研材,温润还将六美学。

有若玉徽琴面莹,有如金弹陶轮著。

规天矩地形制毓,中或辟流外圭角。

晴窗气暖墨花春,笺襞毫奔光照灼。

吾生特好惟四物,累载裒鸠盈几格。

先生闭户日著书,朝餐每不餍藜藿。

高闳粱肉虽有馀,孰敢就门赒隐约。

先生固自尝有言,不忍将身作沟壑。

先生崖岸高莫攀,持此谓宜无见却。

一留为惠固已多,敢冀新诗旋踵作。

精深雅健迫风骚,使我忧荒忽惊矍。

还如甘露醒心昏,更似神篦除眼膜。

先生精义已入神,准易时容见涯略。

(0)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0)

琴歌

绿琴制自桐孙枝,十年窗下无人知。

清声不与众乐杂,所以屈受尘埃欺。

七弦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

琴声若似琵琶声,卖与时人应已久。

玉徽冷落无光彩,堪恨钟期不相待。

凤啭吟幽鹤舞时,撚弄铮摐声亦在。

向曾守贫贫不彻,贱价与人人不别。

前回忍泪却收来,泣向秋风两条血。

乃知凡俗难可名,轻者却重重者轻。

真龙不圣土龙圣,凤皇哑舌鸱枭鸣。

何殊此琴哀怨苦,寂寞沈埋在幽户。

万重山水不肯听,俗耳乐闻人打鼓。

知君立身待分义,驱喝风雷在平地。

一生从事不因人,健步窣云皆自致。

不辞重拂弦上尘,市廛不买多谗人。

莫辞憔悴与买取,为君一曲号青春。

(0)

荅崔十八见寄

明朝欲见琴尊伴,洗拭金杯拂玉徽

君乞曹州刺史替,我抛刑部侍郎归。

倚疮老马收蹄立,避箭高鸿尽翅飞。

岂料洛阳风月夜,故人垂老得相依。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